一位老兵的“阵地”(报告文学)
2024-09-30 10:57:17 来源:华夏传媒网 浏览量:
陕西日报记者 张斌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多人想去看看。
而这很多人,并不包括张顺京。
在42年的漫长岁月里,张顺京的世界就是一个占地12亩左右的院子。他所见的风景就是院中的苍松翠柏;他心中的寄托就是院中的229座坟冢,还有安放在骨灰堂中的一个个骨灰盒。
他的远方,是举目可见、巍然屹立的华山。
“华山是座英雄山,在这里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烈士陵园里安息的都是英雄,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铭记。我守在这里,是为了能够让英雄们体面地面对后人,也让后人不要忘了英雄。”9月24日,在华山烈士陵园,张顺京望着高耸入云的华山说。
华山烈士陵园位于华阴市。
有人千里迢迢而来,领略华山的磅礴雄伟;有人不远万里而来,寻访英雄的足迹,祭拜长眠在此的战友、亲人。
张顺京是华山烈士陵园唯一的守护者。在这里,他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变为年逾花甲的老人。在这里,他把杂草丛生的陵园,变为风景如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每个战士都有属于自己的阵地。作为一名老兵,我的‘阵地’就在这里。”张顺京说。
活着
张顺京第一次来到陵园时,24岁,拖着左腿一瘸一拐。他并非天生残疾,而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受过伤。
1978年4月,20岁的张顺京参军入伍。入伍后不到一年,他所在的部队就奉命奔赴前线。
在一次战斗中,张顺京头部被弹片击中。两天后,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我是幸运的,被战友背了出来。我的很多战友却没能回来。”张顺京回忆。
此后的200多天里,张顺京虽经历了6次手术,但仍落下了残疾。头骨里的弹片没能取出,左腿再也不能正常行走。
张顺京有些绝望,甚至想离开这个世界。
一位到医院慰问的首长对张顺京说:“好好活着,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你是最可爱的人!”
“好好活着,是首长的‘指示’。好好活着,也是把我从战场上抬下来的战友们的期望。”张顺京说。
出院后,张顺京被送到位于华山脚下的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疗养。
疗养期间,张顺京时常被噩梦惊醒。在梦中,他和战友坚守阵地,枪炮声中,他看到有的战友倒下去再没站起来。惊醒后,他常常泪流满面。“等我走得动了,我一定要去看望我的战友。看那些活着的、把我从战场上背下来的,也看那些牺牲的、已经埋在地下的。”
经过两年的康复训练,张顺京终于扔掉了手里的拐杖。
1982年,一个夏日的午后,张顺京无意间走到了烈士陵园。陵,是年久失修的陵。园,是无人看管的园。
张顺京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杂草间,看着黄昏日落,看着浓浓的夜色将墓地淹没。
搬家
一夜,无眠。
“伙计们,没人陪你们,我来!”张顺京说。
第二天一大早,张顺京找到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领导,要求搬到烈士陵园去住。
“你去那里干啥?没钱,没待遇。”院领导不明白。
“我给战友守陵,啥都不要。”张顺京说。
“那里咋住人?”
“我自己想办法。”
张顺京是个“一根筋”。他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去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没过几天,张顺京就带着新婚妻子胡海燕来到烈士陵园。随身携带的两个纸箱子里,装着他所有的家当。
这一搬,可苦坏了胡海燕。
“刚来的时候,四周都是庄稼地,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我当时实在想不通他为啥要到这里来。”直到现在,回想起刚到陵园的情景,胡海燕仍忍不住想哭。
“这里条件是差了点,但比起战场要好多了。我既然来了,就要待下去。要走你走,我会把这里变好的。”张顺京斩钉截铁地对妻子说。
张顺京把家安在了烈士陵园几间破败的砖瓦房里。砖瓦房是用来存放骨灰盒的,他在房子里支上木板床,就算安顿好了。
晚上,猫头鹰的叫声搅扰得胡海燕无法入睡。
第二天,天还没亮,张顺京就叫起胡海燕。两人一起除荒草、斩刺槐、平道路……一个多月下来,他们手上、脸上、腿上布满了伤痕,有的地方结着厚厚的血痂。因为腿脚不便,张顺京经常摔倒在地,但他从不让妻子扶,坚持自己站起来。
张顺京最初安在陵园的家,除了一张木板床和两个长条凳,没有一件家具。他顿顿饭都是面条,煮完面的汤也舍不得倒掉,当水喝。
“当时这里不通水电,打水要去附近的学校,一个来回就得将近一个小时。晚上不敢上厕所,四周黑漆漆的,最害怕踩到蛇。”胡海燕说。
张顺京看妻子一个人挑水辛苦,便要和她抬水。可他走路不稳,还没走到陵园,桶里的水已经洒出去一大半。
夏天,蚊虫肆虐,咬得两人身上到处是疙瘩。
秋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张顺京只能把床挪到干燥处避雨。
冬天,风雪交加,张顺京和妻子钻到麦秸堆取暖。
对张顺京来说,最难挨的不是风雨。在阴雨天,头骨里残留的弹片时常让他头痛欲裂。
人没有白使的劲。一年多后,陵园总算像个样子了。杂草清理了,地面平坦了,坟堆变得整齐完整,墓碑被擦拭得干干净净,用树枝扎成的围墙把陵园保护了起来。
唯一没变的,是张顺京居住的砖瓦房。
一些战友听说张顺京整修烈士陵园的事情后,来看望他。大家聚在一起,站在陵园里,唱起《怀念战友》。
“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一群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汉子,面对一个个墓碑,泪流满面。
“我能活着回来,是因为有战友替我挡住了弹片。”老兵李鸣说。他的右耳被炮弹炸伤,听力严重受损。
“咱们活着的,要保重身体,替战友们过今天的好日子。”张顺京说,“我就替大家陪伴好躺在这里的战友。”
张顺京没想到,这一陪,自己就再也没有离开。
陪伴
渐渐地,华山烈士陵园有了来瞻仰和扫墓的人。
让张顺京记忆犹新的是一群来自大荔县的小学生。1995年清明节,当孩子们走进烈士陵园时,张顺京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热血沸腾。
华山烈士陵园中长眠着长征中的红军英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雄,共500多人。张顺京说:“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不应该被遗忘。”
张顺京给孩子们讲烈士的故事。他激情澎湃地讲,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
“烈士们可以安息了,娃娃们记着他们。”张顺京说。从此,每当有学生到烈士陵园,他都会给他们讲革命先烈的故事。
一次,上级领导到烈士陵园。张顺京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对领导说:“这些烈士都是民族脊梁,不能委屈他们!”
张顺京的“进言”,换来了一笔30万元的修建款。此后,他多方奔走,为建好陵园寻求帮助。
渐渐地,华山烈士陵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个大理石墓座整齐排列、错落有致。院子里松柏茂盛,绿树成荫,四季常青。
如今,张顺京的家依然简陋。卧室里,一张床、一个褪色的衣柜、两把椅子,是他的主要家当。
“每次来,院子都干干净净的,很整洁。父亲长眠在这里,我们感到很欣慰。感谢张师傅。”家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张建平、郭华荣夫妇说。他们的父亲都葬在华山烈士陵园。
家在河北省唐山市的兄弟6人来到陵园,看到陵园干净整洁,打消了为父亲迁坟的念头。“张班长,有您在,我们就放心了。”
家在山西省大同市的白日清说:“本想着父亲的墓早都不在了,没想到保存得这么好。”
张顺京床头的一张小桌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药盒。药盒边放着的体检报告单显示,张顺京的头骨和胸腔里依然残留着弹片。
“医生说了,弹片不能取,取出来命就没了,我就陪不了战友们了。”张顺京说。
到华山烈士陵园祭扫的人越来越多,张顺京感到自己的辛劳没有白费。
每年清明节前后,是华山烈士陵园最繁忙的时候,等待参观、扫墓的人排到了大门外。
张顺京不仅要接待前来扫墓的烈士家属,还要为前来祭扫的人讲述先烈们的英雄事迹,经常顾不上吃饭,腿也酸痛难忍。“很累。”他说,“可我累得高兴,累得乐意。”
2014年,华山烈士陵园被华阴市定为首个烈士纪念日纪念场所。
敬礼
在学校里,张顺京的孙子敬礼动作最标准、最到位。这是因为他经常模仿爷爷敬礼的样子。
张顺京很少歇下来,要么在陵园里忙活,要么在墓前走走。走着走着,他经常会停下来,向着墓碑敬礼,标准的军礼。有时,孙子会站在他身边,学着他的样子敬礼。
一个冬日,天降大雪,张顺京用扫帚清理墓碑上的雪。
雪越来越大,张顺京实在没了力气。他把扫帚放下,静静地站立,漫天大雪中,陵园银装素裹。他举起右手,向着墓碑,向着自己曾经战斗过的方向,敬礼,很久很久。
雪花落在张顺京身上,落在他眼里。他眼里湿湿的,不知道是融雪,还是眼泪。
张顺京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在烈士陵园长大的。张顺京给儿子起名张盘石,希望孩子不怕困难、意志坚定,也是勉励自己守好陵园、不要动摇。
张顺京时常教育子女:“做人要讲奉献,有责任,有担当。”
在张顺京的感染下,张盘石自上初中起就经常在陵园打扫卫生,并邀同学一起参加义务劳动,聆听父亲讲述红色故事。
参加工作后,张盘石经常到烈士陵园和父亲一起忙碌,并买了打草机,定期修剪草坪。“我父亲经常告诉我,革命先烈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献出了生命。作为后人,要为他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张顺京的女儿张文娟说,上小学时,有一次开家长会,父亲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她觉得很没面子。一些同学知道她住在陵园,还嘲笑她。“后来,同学们知道了我爸的故事,再没人嘲笑。我也很自豪,因为我的爸爸是英雄。”
守陵,守的是岁月。是岁月就有晴有阴,有抚慰,也有遗憾。
张顺京为战友们守陵,却不能为父母尽孝。每年清明节前后,到烈士陵园祭奠的人络绎不绝,张顺京根本无法赶到老家父母坟前磕个头,只能委托兄弟姐妹代他上坟。等到夜深人静,陵园里安静下来后,他会朝着老家的方向跪拜,痛哭流涕。
母亲去世后,每到清明节,就会有人问“为啥不见顺京来给母亲上坟”。父亲总是回答:“顺京在给国家尽忠呢。”
有人说张顺京傻。“国家给你发的有抚恤金,吃住都安排得好,而你不知道享福,却守在陵园,一分钱报酬都没有,咋想的?”
有人说张顺京脑子“进水”了。张顺京说:“我脑子进的不是水,是弹片。”
也有人叫张顺京“张英雄”。张顺京说:“我不是英雄,躺在这里的才是英雄。”
华山烈士陵园内有两棵雪松,是张顺京刚到陵园时种下的。当初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枝条伸展着,仿佛在向英雄们致敬。
“我和它们一起,给战友们站岗放哨。”张顺京说。
守心
张顺京很少离开陵园。偶尔离开,大多是因为外出寻访战友或者战友的亲人。
张顺京到处打听战友们的消息,尤其是当初把他从战场上背下来的副连长张振国的消息。
“我经常给别人讲要懂得报恩,我自己不能忘了报恩。没有战友,我早就死了。”张顺京说。
2014年3月,张顺京和战友来到云南屏边烈士陵园。那里,长眠着他的400多名战友。
陵园台阶多、坡陡,张顺京艰难地走着。他说:“我就是爬,也要爬上去。”
站在墓园中,张顺京对着长眠的战友说:“我来晚了,请你们原谅。以后每年清明节,我都会在华山脚下向你们敬礼。”
2016年8月,在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现场,“希望之门”缓缓打开,张振国的身影出现了。那一刻,张顺京甩开妻子搀扶他的手,跑着迎上去。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情深处。37年漫长的离别后,两个老兵,两个曾经生死与共的弟兄,紧紧拥抱在一起。
没有任何话语,唯有号啕大哭;没有繁文缛节,唯有大手相握。
“我们连牺牲了10个战友。我背你下战场时,你的脑浆都流到我头上了。”情绪渐渐平复后,张振国说。
“连长,我一直守在烈士陵园。你的兵,你没有白救。”张顺京说。
近年来,张顺京每年都要抽出时间,让儿子开车带他去四川、贵州等地看望已故战友的父母,把自己的抚恤金送给他们。
“你自己身体残疾,日子不宽裕,还来看我们。”一些战友的父母说。
张顺京回答:“没有战友,就没有我,我应该代替他们来尽孝。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能多看望一个就多看望一个。”
张顺京今年66岁了,身体依然硬朗。“这是因为战友们在保佑我。”张顺京说。
因为无私,所以无畏。守在烈士陵园,张顺京没有抱怨,没有畏惧,有的只是感恩、思念、责任。
守陵,守的是牺牲的战友,守的也是自己的心。
张顺京说:“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守下去。”
2019年,张顺京被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2020年,张顺京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
华山烈士陵园外,早已车水马龙、一片繁华。陵园内,张顺京守护着一片宁静。
(原载2024年9月30日《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