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在精准掌握脱贫劳动力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及培训愿望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就业援助、技能培训、企业载体吸纳、公益岗位安置”等举措,全面落实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帮助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开展就业援助,保障岗位对接及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现场网络同推进,积极搭建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信息桥梁”。先后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14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95万个,涉及汽车制造、安保、食品加工、建筑等38个行业;充分发挥“零工市场”“零工驿站”作用,组织引导1000余名重点就业人群参加,当场达成就业意向130人。
创新培训方式,保障各项政策落实。结合特色产业和企业用工需求,重点围绕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的培训意愿,持续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脱贫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生产技术水平。今年以来,共开设各类培训班50期,培训各类人员199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39人。同时在培训期间创造性地引入人力资源机构,有针对性地推荐就业岗位,提升参训后的就业率。
加强载体建设,保障群众稳定脱贫。深入全县企业开展摸排调研,加强潼关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经营群体培育,发挥对脱贫劳动力就业的组织和带动作用。运用“合作社+脱贫户”“大棚种植+脱贫户”模式,选定愿意接收且能够提供适合脱贫劳动力就业、提供岗位数量较多、劳动条件较好、权益保障到位的企业为就业帮扶载体。目前,潼关县共有社区工厂和就业帮扶基地10家,累计帮助149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为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加大公岗管理,保障困难群体就业。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就业兜底保障作用,优先安置脱贫家庭中年龄偏大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难以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脱贫人员和监测对象就业,在全县范围内保持特设公益性岗位7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