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道与岐黄文化
2020-07-01 15:36:04 来源:中国传媒网 浏览量:
文/曹焕荣
“香”,中国汉文字由禾和日组成,《辞海》释义本指谷类成熟后的气味,引伸为大自然界植物借日月阴阳之气的精华,生成芬芳的气味,如稻香、花香等。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黄帝与“天师圣医”岐伯探讨济世通途的对话“岐黄之术”的《黄帝内经》中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日之本也,逆之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道也。”这“道”,便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香道”。香道源于中国,中国的香道最早起源文化摇篮—中国第一块旧石器、“黄河象”和环江翼龙出土地、正宁黄帝冢、岐伯故里庆阳。
庆阳香包被国家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香包是岐黄文化的承传,是香道的一种载体。“香”即味美,阳盛,生命不衰;“包”是包罗万象,体现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内核。庆阳香包由来已久,古代把香包称作香囊、佩帏 、容臭、香袋等,俗称“绌绌”、“耍荷”。囊就是袋子,里面装上香料就称“香包”。史传活动在庆阳一带的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初民萌发了用色彩美化自身的意识,将颜色涂抹在身上,称“彰身”,后来刺在身上叫“纹身”。再后来画在衣服上,又发展到绣在衣服上。《尚书》载,舜的衣服上就有五彩花色,上衣绣日、月、星辰、山、龙、花虫。下裳绣藻、火、粉、米共十二种花纹,谓十章。《礼记·祭义篇》记,古代天子诸侯都有公室养蚕。蚕熟,献茧剥丝,把它漆成赤、玄、黄、绿,在礼服上刺成凤、龙、虎、豹等各色图案。《诗经·豳风·七月》曰,“蚕月桑条,取被斫斧,以伐远扬,猗彼女桑,”“载玄载黄,我朱孔明,为公子裳。”可见早在北豳(庆阳一带)时,香囊就与农耕文明一脉相承。香囊的佩戴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云,“椒专佞以漫滔兮,铩又欲充夫佩帏”,佩帏,即香囊。《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衿缨皆佩容臭。”容臭,也是香包。唐宋以降,佩戴香包渐成风气,骆宾王《咏美人在天津桥》诗云,“美女出东邻,容与在天津,动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明代文坛“前七子”领袖、庆阳诗人李梦阳《汴中之夕》道:“玉饭朱城柳陌斜,宋京灯月散烟灭,门外香车若流水,不知青鸟向谁家。”诗中说一辆辆香车从门外远去了,车上全是佩戴香囊的美女,一路香气袭人。那“宝马香车香满路”的香味儿从古到今,香得时新,香得久远,香出了一页页美好亮丽的历史。
香包何以如此“香”呢?除过它深远的文化内涵、难忘的“文化记忆”、“活态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文脉和精神的血脉的人文价值的“香”外,还有一条更重要的传承价值,那就是岐黄博大精深的中草药“香”。
庆阳香包,不只以人文精神提升人气,还以中草药香达到养生、保健、关爱生命的香道深远意义。传说神农尝百草误食了一种毒蘑菇,恶心呕吐,不省人事,晕倒在一棵树下。等到他慢慢苏醒后,发现身边一丛丛尖叶子青草,香气浓郁,闻着闻着,慢慢觉得头不晕、胸也不闷了。因为神农姓姜,就把这味能起死回生的青草起名“生姜”。《黄帝内经·素问》有:“臊、焦、香、腥、腐”五气的论述。香气归属的经脉是脾胃,脾胃统摄气血,气血为人身的动脉源泉,气血调合,人身自安。《神农本草经》载,“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香,逐渐发展成一种文化,民间年祭祖先,各种节日用香,丧葬中的固尸用香,崇拜中的祭祀各种神明用香等。调味品中的大香、小茴香、丁香、桂皮、山奈、姜片、花椒、白胡椒、玫瑰、桂花,以及茶香、酒香、食品香、闺阁香、古典名著、文人诗词里的香……古代有香炭、香粉、现代有线香、盘香、香精、香油、香水等。而独具疗效的中草药香,却又达到、完善了防病疗疾、修养身心的香道。庆阳香包以清香、辛香、芳香、幽香著称,这是因为填入了芳香味浓淡的中草药的缘故。
庆阳是岐伯故居,更是中药材之乡。目前,列入甘肃省中药材名录的有154种,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有69种,主要有甘草、秦芄、川地龙、五加皮、麻黄、茵陈、紫胡等等,家种药材主要有杏仁、桃仁、柴胡、党参、黄芪、生地、板兰根、牛子等60多种。年采收量在1.5万吨左右。最有名的药材甘草年产量占全市药材总量的六成以上,其品种之优、产量之大都应了民间“陕甘宁边区,甘草第一”之说。丰富的药材资源,也支撑起了今天庆阳医药产业。庆阳香包的“香”以中药材雄黄、艾叶末、冰片、霍香、苍术等配制而成。丰富深厚的中药材资源又保证推动了庆阳香包产业的发展壮大。
中国香道源于岐黄文化,岐黄文化又发展了中国香道。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文明步伐的加快,人们祈求幸福心理趋向越来越丰富,生活用香也趋红火。以岐黄文化为标志的香道文化前景广阔,走进了现代生活,走向市场,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