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周至县: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那些年轻人

2020-02-13 11:31:16   来源:中国传媒网   浏览量:

 
这个春节,我们经历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一盘棋,万众一心迅速凝聚各方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上至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在抗疫一线,下至刚走上工作岗位或者在校大学生的年轻人们,他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疫”一线,用行动践行党性,用青春无悔谱写“抗疫”赞歌!他们都是90后,他们的话语是真挚的,他们的脸庞是稚嫩的,他们的身影是瘦弱的,他们的目光是果敢的!他们就是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的那些年轻人们……
 
“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党员的意义,那就是:带头向前冲!”这是张笑在当天工作日志中的一句话。
张笑,25岁,中共党员,2019年选调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周至县四屯镇三联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年前已回到老家甘肃嘉峪关的张笑得知镇村已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后,她立即返岗。大年初二,就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协助村两委干部做好排查返乡人员信息、制作台账、卡口劝返等工作,还结合个人特长,主动承担起镇上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负责录制疫情防控宣传音频、撰写抗“疫”优秀代表事迹的新闻稿等。未来的一段时间,她还要继续坚守岗位,用心做好做实每一件事,承担起一名党员应有的担当。
 
“虽然我不是医生,但我是党员,我用最快的速度传递最精准的信息,守好镇街、村(社区)最后一道防线,值得!”李烨坚定的说道!
李烨,25岁,中共党员,2017年选调生,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任周至县二曲街道办事处主任助理。深夜的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李烨正在详细统计重点来陕人员和密切接触人员信息,并对反馈人员信息逐一核实上报。已连续工作18天的李烨每晚到家后,都会第一时间向父亲发去“安全到家”的微信。不论多晚,父亲都会回电话,反复叮嘱“好好吃饭、保护自己,家里一切都好、你安心工作”。家人的支持与惦念成了李烨返岗守岗、投身抗疫一线的最强动力。李烨说:“我们会和村(社区)干部一起冲刺,力争跑赢时间、跑赢疫情,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春天会很快到来”。
 
“我是党员,我必须上,必须冲在一线”。
朱文玉,24岁,中共党员,2018年选调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现任周至县青化镇镇长助理。疫情防控工作开始时,他便即刻改签抢票,在大年初五早上就从山东回到了青化镇,回到了工作岗位。协同镇干部通宵将全镇各村道路实现全面封锁,主动请缨加入到疑似病患的隔离工作中,去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接解除疑似的村民回家,并在一线现场收集材料,统计信息。同时,兼任二庙村党支部副书记的他积极协同村两委干部完成全村1038户4530人的摸排走访工作,并到留观户家发放口罩,张贴警示牌。截至目前,他已连续13天不分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更没有一句抱怨的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新青年勇于作为的品质,努力践行着一名年轻党员的初心使命。
 
“你能不能不去呀!我听说这个新冠肺炎传染的很厉害,一定要去吗?”“妈妈,我必须去防疫第一线,那边需要我!”雷思烨动情的对自己的妈妈说。
雷思烨,24岁,2019年选调生,毕业于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周至县司竹镇司竹村主任助理。接到镇村通知取消休假后,大年初二晚上,雷思烨就带着父母的叮嘱回到工作岗位,下村巡逻,检查隔离户的基本情况,耐心劝说在街头聚集的群众,告知他们此次疫情的严重性,连续16天,昼夜不分。母亲的电话满是担忧:“你一个女孩子,不要那么辛苦,不要什么事情都想着冲在前面......”她打断了母亲的话说道:“虽然我不是一名党员,但我必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冲在前,干在前,这是我作为选调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道路两边的灯亮了,雷思烨还将继续努力践行着时代赋予她的使命。
 
 
“今年的疫情防控给了我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这些是课堂上学不来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肩负起国家的责任,不但要学好理论,更应该多实践,多担当,在以后的人生中,我要以奋战在疫情一线的逆行者为榜样,为国家多做贡献。”当有群众问张凯时,他自豪的说到。
张凯,19岁,东北财经大学大一新生,家住厚畛子镇同力村。在了解到镇村防疫防控工作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张凯主动到村支部报到,自愿加入同力村核查战斗队,当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他每天坚守在同力村疫情防控一线,积极协助村组干部做好消杀、摸排、宣传等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我是一名医生,看到他们那么痛苦,我心里很难受,我要用我所学帮助他们”。
董策,男,26岁,毕业于天津中医大学,二曲街道卫生院临聘人员。原本计划与女友一起度过春节的董策,在得知卫生院承担着全县新冠肺炎密接者的隔离工作时,当即取消计划,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在了解到被隔离人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时,董策主动与领导商议,采取“一对一”私聊、点对点服务、人盯人疏导的“模式”进行心理疏导。他主动与每位隔离人员加为好友,不论白天黑夜,及时了解他们状况,有针对性地利用专业特长疏导被隔离人员的情绪,并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在董策的耐心疏导和关心下,被隔离人员做到了支持与配合,愉快度过了隔离期。面临严峻的疫情,董策勇敢从容、迎难而上的身影诠释着医者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