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布局职业教育 看各国如何培养未来"工匠"

2020-08-06 15:10:17   来源:人民网   浏览量:

从7月23日起,全国各地陆续进入高考“放榜”时间。成绩出炉后,择校、填报志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更重要还是专业更重要?哪些专业“薪情”最好?学什么便拥有了“铁饭碗”?这些都是莘莘学子及家长们正面临的难题。

当大多数中国学生和家长把目光聚焦在普通高等院校时,在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也颇受青睐,尤其是当前世界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和制造业的竞争。在这一过程中,“人才是第一资源”。事实上,各国已经展开新一轮人才培养的竞争,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职业教育。

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仍在不断发展完善。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步早,认可度高,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结合。学生也更加注重拥有一技之长,并不都将高等学历视作获得良好职业的唯一途径。

培养和储备未来高技能人才

各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翻阅历史,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

在工业化发展最为迅速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尽快培养专业人才,日本于1961年提出“高等专门学校法案”(简称“高专法案”),明确将高专学校区别于大学,此案在日本国会获高票通过。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相当于中国的职业高中,以“传授深入的专业知识,教育必要的职业能力”为学习宗旨,学制一般为5年。

韩国专科大学教育协议会的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韩国共有135所专科大学,其中私立学校占90%以上。韩国政府一直对这些私立专科大学给予资助。

为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俄罗斯教育部在国家教育项目下专设“青年职业家”联邦项目,总预算达1562亿卢布(约合人民币152.94亿元)。2018年,俄罗斯政府拨款15亿卢布(约合人民币1.47亿元)用于更新中等技术学校的教学设施,2019年这一数字更是上升到了3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2.94亿元)。

在澳大利亚,政府设立了职业教育与培训部门,由政府和产业界合作运营。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证书由澳政府设立的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和众多私立培训机构颁发。同时,政府还设立了国家级的监管部门——澳大利亚技能质量署,保障职业教育质量。

德国一贯重视职业教育,适龄青年有接受职业教育的习惯。德国成为欧盟内失业率最低的国家,其“双元制”职业教育功不可没。“双元制”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历史。1897年的《贸易法规修正案》,第一次出现“双元制原则”表述;1923年,普鲁士出现职业学校;1969年,德国通过《联邦职业教育法》,在法律层面确定“双元制”教育。近五十年来,职业教育在德国不断发展和完善。据统计,2020年全德国共有324种不同种类的“双元制”教育职业可供学生们选择。

图片

图为从事机械职业培训的青年小组 图片来源:东方IC

法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在上世纪70年代发展成熟。在法国,职业教育是纳入国民教育及终身教育的一套制度,包括初始职业培训和职业再教育两个方面,覆盖领域全面,被法国人骄傲地视为“可以持续终身的培训教育制度”。得益于政府、教育部门及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法国,无论是中等还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都绝不逊色于普通教育,有时甚至比普通教育还要优质。严格的训练及高淘汰率是法国确保职业技术教育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法宝。

欧洲大陆最西端的国家——葡萄牙,也创建了独树一帜的职业教育体系。20世纪80年代,为了平衡高等教育体系,葡萄牙投入大量资金,创建兴办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一系列职业技术人才。2019年,葡萄牙的职业技术学校占高校总数一半强,其中大部分为公立。葡萄牙高等职业教育由全职专业师资队伍和特聘的各个行业、企业甚至是政府部门中与职业院校专业相关的人员组成,他们对于各个行业现状、发展需求十分了解,可以更好结合社会发展来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随着社会发展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传统技能日渐没落,新技术、新工种不断涌现。职业教育正在经历深刻转型,一方面要对已有的劳动力继续加强教育,使他们能适应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要调整教育内容,培养新一代劳动力。

早在2010年,欧盟就推出“欧洲2020战略”,意在促使欧盟各国加强教育领域的政策融合,以更好应对欧盟人口老化、专业类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职业教育的终身化成为欧盟力推的政策。

葡萄牙国家教育委员会成员若阿金·阿兹维多认为,“必须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因为对于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来说,如果只有单一的教育方式,他们将无奈地选择单一方式进行学习,这会导致他们学习上的失败甚至造成他们被社会遗弃和排斥。所以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是重点,也应注重培养实际技能型人才。”

新冠疫情来袭,全球多国陷入“失业潮”。不少国家已启动面向未来的新一轮职业教育培训计划。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近期宣布拨款10亿用于技能培训项目,对在疫情期间失业的人进行新技能培训。这项计划总额10亿澳元,政府将在全澳范围内创建超过34万个场所,为寻找工作的人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短期课程培训,主要集中在医疗和社会救助、运输、邮政和仓储、制造业等热门行业。7月14日,韩国专科大学教育协议会与韩国经营革新中小企业协会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将共同加强专科大学的人才培养,在帮助青年人才尽快立足社会的同时,也助力韩国地方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俄罗斯政府则计划于2020年开设不少于70个职业教育培训班。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需要大量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随着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将不断上升。中国已经将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位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明两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近日中央财政拨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257.11亿元,比上年增加19.9亿元。

目标明确 学以致用

职业教育受到学生和市场欢迎

职业教育根据社会实际需要设立,培养目标明确、学以致用,因其灵活的教学模式和较高的就业率,受到学生和就业市场的“双重”欢迎。

在日本,重视“学以致用”、执着于“匠人精神”的文化传统,以及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不足等实际情况,使得年轻人尽早进入社会、积累经验成为一种社会常态。相较于大学毕业生,那些高等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在专业技能、研究运用以及从业经验等方面的表现更加突出。

图片

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旨在培养具有实战性的一线优秀技术型人才。

图片来源:日本国立高等专门学校机构官网

在韩国,除了四年制普通大学外,二、三年制的专科院校,在教育界和就业市场也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21世纪以来,空乘类、音乐类等职业教育机构曾备受韩国学生青睐。2019年,韩国45万名高等教育院校的入学新生中,进入专科大学的学生约20万名,占比44%。

俄罗斯教育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等技术学校学生数量在近6年内增长了10%,已达到300万人。有关调查显示,经济情况不允许及希望尽早开始工作是俄罗斯学生选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原因。此外也有中学生是因为在高年级学习吃力或者希望轻松获得高薪工作而选择接受职业教育。

在法国,职业教育是劳动力市场多样化的体现。选择职业教育未必与学生的成绩好坏有直接关系,因为很多职业教育培训均由法国最好、最难进入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而某些领域的专业职业文凭也对学生的专业水平有着高度认可,特别是在商业管理、财务、工程师领域。根据法国教育部的统计,2017年至2018年,法国年轻人中选择学徒制的人数连续两年呈增加状态,增幅为4.3%。

澳大利亚斯奇林基金会2017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澳大利亚大学的入学率持续上升,但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从事全职工作的人数不断下降。2008年至2014年间,本科毕业生全职就业率从86%下降到68%,而78%的职业教育毕业生以及82%的参加职业培训的大学毕业生成功找到了全职工作。

澳大利亚智库格拉坦研究所高等教育项目主任安德鲁·诺顿表示,一些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尤其是那些攻读人文和科学等通用学科的入学成绩较低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得不到高等教育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却可能会受益于职业教育课程,在建筑、工程、商业等领域表现出色。

就业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大民生问题。定向培养,就业有保障,是职业教育受到各方欢迎重要原因之一。一些企业往往会与职业教育学校签订协议,共同定向培养人才。这种“量身定制”的模式保证了职业教育学校的就业率。

调查显示,在2014-2015年入学葡萄牙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是人文科学,其次是科学技术,位列第三的则为艺术专业。就读于葡萄牙瓜达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专业的玛格丽塔就是一名职业教育学生,由于高考成绩并不理想,所以她选择到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学习。除了学习成绩,许多学生是出于对学费的考虑,和普通大学相比其学费较低。学校会提供大量实习机会或鼓励学生出去实习,这对未来就业也会大大加分。

法国特殊的职业教育制度——“学徒制”,由政府支持的学徒培训中心落实。学徒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学生与企业签订学徒合同,以半工半读或实习的身份在企业工作。学徒通常可获得企业发放的津贴,金额一般为法国法定最低工资的25%至80%。“学徒制”允许年轻人与公司签订两种类型的合同,一种为学徒合同,学徒期满后无法续约;另一种为职业化合同,合同期满后,学生可在该企业继续工作。

德国的“双元制”培养方式,顾名思义,企业为“一元”, 职业学校为另“一元”。这种培养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完美结合,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工作竞争力。在德国,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会选择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约70%的学生能在毕业后直接被实习企业接收,约95%的职业教育毕业生都找到了工作。

在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才上,日本新居浜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校长迫原修治于2019年3月的运营咨询报告会议上表示:“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加入学生能力分析、培养是非常要的。作为学校,不能仅仅是教授学生,也需要学生自身具有挑战精神和意识,并以此为主要目的进行人才培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在学生提出一些学习、研究方案后,作为学校要全力支持,给予学生良好的自我成长环境。也希望当地政府、企业能够尽其所能在实习生培养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职业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真正成功的教育应当让人各尽其能,各尽其才。《人民日报》文章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以低技能人员为主,高技能人才占比较低。据人社部统计,技能劳动者数量占我国就业人员总量约19%,高技能人才仅占5%。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日本高级技工占比为40%,德国则高达50%。中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进一步为大多数人提供教育和就业保障,为国家发展输送更多样化、多元化人才。

相互借鉴 共同发展

多国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历经数十年发展,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发展成熟,为新兴国家提供了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样本,关于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渐次开展。

德国已经同许多国家就职业教育开展了政府间对话和交流合作,其中包括中国。2011年“首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中德双方共同签署多项协议,包括共同建设“中德职教合作联盟”,打造一个“跨部门、跨行业、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在此联盟框架下,中德双方分别在重庆、上海、天津和青岛设立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示范合作项目,并建立了中德职教合作领导小组。此外,中国还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合作,每年进行师生互派项目。西门子、大众等公司也同中方合作,共同培养职业技术人才。

2019年,中法职业教育合作被认定为未来两国教育合作的重点领域,以培养“中国制造”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此后,中国留学生也有可能获得法国高质量的职业培训。

中澳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也日渐密切,赴澳大利亚接受职业教育的中国学生逐年增加。2015年“中澳职业教育战略政策对话”期间,澳大利亚技能质量署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签署谅解备忘录。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澳大利亚期间,两国政府签署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进一步加强了合作。

目前,日本国立高等专门学校机构下的各个学校,已与海外371家教育机构签署学术交流协定。日本各高专学校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交流团体展开紧密合作,加大当地民众与留学生间的交流,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历史以及生活习惯,进而更好地融入到在日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人民网记者还从日本国立高等专门学校机构了解到,该机构以可以向留学生颁发由日本文部科学省提供的奖学金。该奖学金涵盖公派及自费留学生。选拔由日本政府在各国的驻外使馆进行。获得日本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在入学前一年,需要在独立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东京日本语教育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日语学习,完成语言学习后,可以直接转入高专三年级就读。而为了留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日本,与一般高专学生不同的是,学校会专门为他们设立“日语”和“日本概况”学科。

“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中国新型工业化的重心是发展高技术产业,而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基础是人才。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需要高度重视人才的价值和作用,加大制造业人才培养力度。当前,中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中国的职业教育也将迈入“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