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的众多好学校,可以永续这里的传统和生命,更可以寄托家庭、社会和政府对未来不忘初心的梦想与实干。
当学校、家庭和社会可以就大家都期望的社会公众行为产生共识、共同遵守、做到“心自由,做有法,行有矩,行同规”的时候,应该是它们开始作为一个有机体、一个生态,有意义地存在和发展的时候。
世界上,再难以找到如学校一样,可以对社会发展,提供全面、迭代、长久、广泛、根本影响的可持续社会体了。教育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核心部分。社会治理为教育治理提供方向、环境和支持,教育治理应为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和引领。
一个社会的教育,不应仅局限于学校内的课堂或课程,更应该考量的是一代人终身的学习、成熟和发展,以及几代人代与代之间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还有多种群、多阶层、多元文化人们的共生、共处、共发展。
仅仅就教育的事情,在教育的圈子里和教育部门内探索改变,在学校围墙里寻求解决方案,是难以看到人民满意的成效的。更好的治理,更好的学校,更好的社会,要求基于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现代社会和学校制度,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之治在社会和教育领域的制度创新。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应该仅仅停滞于狭隘的升学。教育的美,更多的应该体现在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可持续构建和发展,在于家庭的发展,在于整个多元社区和谐的共处共享和发展。这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基于中国国情,政府各部门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即社会与教育治理共同体来解决,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传统工业社会的中国道路。在党的领导下,政府、社会和教育治理共同体的目标,是营造好学校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气候。
学校应该成为社区的庙堂,其使命是教育孩子、团结人们、引领社会。传统工业社会学校的定位,以及基于此的单一政府教育部门对学校的管理架构,难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在新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发展需求,也难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例如,学校的体育场馆和图书馆,在现有的公立学校专用教育经费支持下,是否可以真正与社区共享?是否可能把政府对社区的体育和文化等经费的投入,融合到基于社区的目前公立学校的经费里?这就需要政府建构教育和社会治理共同体,以解决相应的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等,为实现社会和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现代化绝不只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在此意义上,实现社会和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有助于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和实现人的现代化,进而为国家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实践中,推进社会和教育现代化,一方面要全面贯彻党的大政方针,推进社会和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要更新观念,以科学理念引领新时代社会和教育事业新发展。
第一,要建构社会和教育治理的主体。基于中国的国情,应该充分发挥地方和基层各级党委领导下的政府的作用,建立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机构的现代生态社会的工作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治理共同体。
第二,要重构社会和社会治理经费投入的范围。现代化学校经费的产出效益是多元的,这就要求经费投入的主体是多元的。不仅政府中的教育部门应该拨付财政性教育经费,文化、体育、科技、卫生等领域用于社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财政性经费,应可以与学校发展整合投入。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也可以以某种形式成为投入主体。
第三,要扩展社会和教育治理的效益评估范围。传统学校的功能比较单一,主要目标是实现学校自身的发展。而学校应致力于成为社区的庙堂,不仅要“教育孩子”,还要服务社区、团结人们、引领社会。现代化学校的场地、设施、服务等都应该与社区共享,不仅要成为孩子们的学校,更可以成为社区的全员全生命周期的教育中心,以及社区的文化、科创、信息以及卫生健康中心等。学校为社会输出的价值不仅是由学生和学校享有的,还可以由社区和社会多维共享。
社会与教育治理共同体的各方应共同努力,携手共进,打通政府的放管服与教育的管办评,一起追求更好的治理,建设更好的学校学习的生态和气候,营造更好的社会发展生态和气候,最终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出中国社会和教育之治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道路。(作者系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莫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