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这里竟藏匿着这样一个民俗小院

2019-09-18 15:20:12   来源:中国传媒网   浏览量:

作者:张丽侠
乡愁是什么?对于远离家乡的人来说,也许是故乡的一孔似曾相识的老窑、一棵村头四季轮回的大榆树、一条汩汩流淌的仕望河、一座饱经沧桑的东南山。但若走进黄龙县瓦子街镇瓦子街村,你便会发现,乡愁还可以“装”进名字叫“瓦子街民俗院”的古雅小院。
“前”世“今”生
初入瓦子街村,村里的房子透着一股简朴实用的拙劲儿。没有古镇宅院的复杂格局,没有名家大院里木雕屋架装饰,只有写满年代感的小青瓦,偶尔的一点红柱和篱笆,就是精心的点缀。
“门口这块‘瓦子街民俗院’牌子是利用瓦子街当地废旧的树木做成的。”走进村史馆,就像经历了当时战争的冰火两重天和桑涅重生,两岸苍黄的风物让人们触摸到岁月变迁的沧桑况味。“村史馆如今正式开放了,这是我们瓦子街的一件大事,你看看,建的这么好,大家都很高兴和满意。”说到激动处,瓦子街村支书刘忠玉嘴角扬起了幸福的微笑。
你所见的村史馆一切都是“旧物”:砖是旧屋的青砖、瓦是老房留下的灰瓦,里面的陈设是村民自发捐助的老物件,而空间本身,是老大队部修旧如故而来,这些旧物本身皆为乡村记忆,而村史馆建设的过程中,何尝不是在书写新的乡村记忆。在村史馆的斜对面,昔日的东南山已经被茂密的林木所掩盖,那片曾被鲜血浸润过的土地展现出勃勃生机,已经成为“黄龙山干部学院”的一个主教学点。
“探”为“馆”止
陈旧的耕作农具、锈迹斑驳的木质推车和烧水壶、布满生活印记的器具、古老的水井、喂养家畜的石水槽、晒出“幸福日子”的碾米石、玉米、辣椒、茄子装饰的文明清风走廊......
在瓦子街村史馆,极具陕北特色的“泥巴墙”,充溢着战争年代的残破子弹,红色墙角下的家风家训,以及融入蔬菜主导产业、美丽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这里充溢着田野的新风、泥土的芳香,这里让你“探”为“馆”止。
如果说瓦子街村史是一个故事,村民是故事里的人。每一段村史都是一段乡愁,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故事,那这里的人儿都是故事里的人。从古至今,故事里的人在变但是“瓦子街战役精神”亘古不变。
瓦子街村历史悠久,底蕴厚实的文化造就了村民重义尚礼、憨厚淳朴、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品格。在瓦子街战役中,西北野战军在这里进行了“殊死搏斗”,村里的男人们自发走上前线保家卫国,妇女们拆了被褥做军鞋,炙热的煤油灯烤肿了她们的额头。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他们为“西北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不容忘记,瓦子街村民没有遗忘父辈们的革命精神,并将其融入瓦子街“绿色崛起”中去。村史馆的“历史沿革”和“乡村振兴下的瓦子街”再现了瓦子街的“华丽转身”,让大家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心”的归宿
“村史馆建成了,这是瓦子街宣传思想文化的主阵地,我们正在谋划开展各类活动,要用好用活这个主阵地。让它真正成为我镇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多彩瓦子街的新名片,成为承载乡恋乡愁、构筑精神家园的新阵地,成为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带活全镇全域旅游的新引擎。”镇党委书记赵军锋说道。
瓦子街村史馆将从当地群众实际需求出发,致力于打造集展陈教育基地、村民文娱场所、书画和非遗展、红色故事会及农家书屋为一体的文化会客厅,不断完善村史馆的综合文化阵地功能。
“留住历史、记住乡愁、传承文明。”瓦子街民俗小院十二个大字熠熠生辉,它是瓦子街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博物馆”,成为留住乡愁、凝聚人心的“加油站”,成为体验民俗、发展旅游的“纪念馆”。瓦子街镇将借助“陕西省特色旅游名镇”的“招牌”,迎接南来北往的游客,让村史馆身上不断有新的元素和符号,无论是“乡村振兴示范点”还是“网红打卡地”,这个记忆场所,还在不断收藏新的记忆。
“心”的归宿,在瓦子街村安放;新的征程,在瓦子街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