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面,多渠道,共同助力西安鼓乐传承发展 ——专访西安鼓乐纪录片拍摄小组及大创项
2017-01-13 16:54:50 来源: 浏览量:
1月12日,记者来到西安外国语大学采访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带一路政策下,西安鼓乐的调查记录及其保护、传承、发展的策略”项目小组及西安鼓乐纪录片拍摄小组。因为临近寒假,记者到达时,两个小组的成员正在开会整理总结2016年所取得的项目成果和经验,并制定2017年的计划。
走访鼓乐社,专访鼓乐名家
“我觉得我们去年最大的成果莫过于走访了何家营鼓乐社和都城隍庙鼓乐社,并去长安区第二中学“长安鼓乐社”社团进行了采访。”小组成员王瑶告诉记者,“通过实地走访,我们真实看见了鼓乐社的生存环境,也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环境对不同派系鼓乐的影响,每一个鼓乐社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色。而长安二中的长安鼓乐社团,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对于文化传承的信心和感动,让我们在从鼓乐社感受到文化的沉重之后,得到了许多年轻的活力与希望。”
王瑶拿出许多现场专访的照片向记者介绍了一些鼓乐社的情况,在2016年间,项目小组在去往鼓乐社走访拍摄之外,还专访了许多鼓乐方面的名家,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何忠信、都城隍庙鼓乐社副社长陈明礼及乐手、“陕西省终身成就艺术家”雷达等。
壮大团队后援,共同促进鼓乐发展
在项目运作了一段时间后,项目组成员接洽到了陕西秦域文化传播中心,并建立了合作关系,也因此接触到了许多其他非遗文化的传承人。
小组成员郭俊良向记者说道:“我们其实是很幸运的,遇到了很多人帮助我们。鼓乐社的老师也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我们提供拍摄采访条件,秦域文化中心的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更好的资源和宣传平台。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同学,很多记名的不记名的都很尽力给我们帮忙。比如我们小组的成员梁燕,其实一开始是我们在采访何家营鼓乐社时候临时来帮忙的同学。”
为了能够更好的拍摄纪录片,小组成员寻找了编导专业的几位大四学生帮助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郭俊良向记者解释:“其实一开始很想自己来做,但是我们小组的成员大都在制作视频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刚好碰到大四的同学需要拍摄毕业作品,我们坐下来一谈,大家一拍即合,决心共同制作一部好的作品。”
多渠道宣传,新媒体助力非遗
除了利用空余时间发放宣传册来宣传鼓乐知识外,项目组也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鼓乐文化。截至目前,项目组总共成立“《秦域文化》栏目”、“国韵颐情”两个微信公众平台。
“《秦域文化》栏目的微信公众号是我们跟陕西秦域文化传播中心合作的栏目,主要负责推送一些传统文化的作品。”小组成员梁少迪介绍到,“‘国韵颐情’则是我们大创项目的宣传平台,我们去年先是为大家介绍了西安鼓乐的一些相关文化和知识,并且对鼓乐社进行了介绍。在今年我们会接着采访几家没有采访的鼓乐社,并把一些专访的视频,文字放出。如果时间允许,会对其他相关的非遗文化进行介绍。因为非遗之间的传承与发展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我们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来为非遗发展提建议。”
郭俊良向记者进一步谈到了团队的未来发展:“我们寒假不会停歇,一方面对之前的成果进行汇总,另一方面会进行相关论文的写作,并继续加快纪录片的拍摄进度。我们也将通过一些宣传活动扩大我们的宣传力度。毕竟现在新媒体是一个很好地宣传渠道,我们想要更好的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