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东风万里春似锦

2016-03-24 12:01:02   来源:西部三农网   浏览量:

         李东风,陕西绥德人。现为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绘画系主任。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陕西开明书画院副院长。四川张大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出版《中国民间美术时空观》、《李东风国画集》专著7部。主编参编各种教材14部。在《文艺研究》、《美术观察》、《装饰》等杂志发表论文80多篇,国画作品30余幅。撰写艺术评论文章50多篇,参加美术展览13次。承担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 22项。举办学术讲座42场。国画《逝者如斯夫》、《又是一年春光好》等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美展。2015年在法国兰斯大学举办画展。

                                                        文/李逸文
 
        李东风是我陕西师大的校友,也是我所认识的画家之中,交往时间最长的一位。多年来,每一次与他会面,每每都让我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慨。
       我常常一想起他,自然而然就回想当初见到李东风时的一幕幕。那是20多年前在古城西安南郊陕师大的大礼堂,时近元旦,学校联合举办了一场联欢晚会,我作为一名观众,挤在人群中,伸长脖子,欣赏着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节目,免不了对司空见惯的那些节目评头论足,百般挑剔。可是,当一脸络腮胡子的彪形大汉出场,用地道的腔调演唱陕北民歌“泪格蛋蛋抛在沙蒿蒿林”时,整个礼堂再次沸腾起来。我的眼前不禁一亮。从此,我不但牢牢的记住了“李东风”这个名字,还对这个豪爽,有着艺术家气质的同龄人暗自产生了些许崇拜,结识此人的欲望在我心中疯长。好在,此后不久,便在我的同学,来自陕北绥德的文友寝室偶遇李东风。虽初谋面,我们竟毫不陌生,尤其谈吐之间,我能感觉李东风在文学方面识见,这多少让我这个学中文的感到震撼,些许相见恨晚,由此对这位学艺术的校友刮目相看。
       相识在不经意间,交往却逐渐频繁起来。此后,每有余闲,我便去他校外的画室,似懂非懂的看他素描、速写、写生、临摹的画稿,大开眼界。那段快乐难忘的时光,我们或者海阔天空的谈论,或者大碗喝酒,大碗吃面,一来二去,两个臭味相投的文艺青年自然而然就成好友。
毕业以后,我俩又在一家杂志社做了同事,很有点不是冤家不聚头之意味。我是文字编辑,他担任美术设计,加上我俩租房近邻,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上班前相互喊一声,下班时一路闲聊着结伴而行,一时间我俩成为同事眼中狗皮袜子没反正的铁哥们。一年之后,当我结婚的时候,他精心创作一幅画送给我,祝愿我早生贵子。那时候,面对这一幅特殊的贺礼,我丝毫不觉得“秀才人情纸一张”,而是把一份友情格外看重。
       艺术相通,而我俩的心却走得更近。此后,李东风辗转到了宝鸡,在师范学校任教,不久,我回到宝鸡,自主创业开办了一间书店,后又进入市电视台供职。我、妻子带着不到三个月的儿子,住在师范学校附近。这期间,我一家和他一家融洽相处,得到他一家诸多照顾,也更让我有机会与他近距离再次接触交流。那时节,我多次见他风尘仆仆深入各个县区,与彩绘泥塑、木板年画、皮影、社火脸谱、民间剪纸等艺人,书画爱好者交流、探讨、切磋,通过这些实践,李东风逐渐吸收了民族传统艺术的造型、着色方面的特点和手法。那时候,我常常到他的工作室,细细看他挂满墙壁的临摹画,和教学示范作品,看到他艺术创作的变化和进步,让我感动,幸慰。我深深地理解,他在艺术的探索上经历着怎样艰苦的跋涉。那耳濡目染,我感佩于他对教育教学的兢兢业业,感佩于他对绘画艺术的执着,更感佩于他对朋友的那一份真诚相待。
        无边岁月催人老,一路风雨一路歌。如今,一晃20多年匆匆而去,这些年,我离开了宝鸡、先后到北京等地打拼,最后,举家迁居到西安,每当我徜徉在古都街头,看到旧时景物,时常想起当年他那高昂嘹亮的嗓音。后来,他从宝鸡去北师大上研究生,成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并担任国家艺术教材的副主编,成为教育部国培专家。我曾经去北师大,当他拿出精心编撰的教材大纲和准备出版的厚厚的书稿,细细地翻阅所有的篇章,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中外电影、中外建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等理解和关注、思考,通过对中外美术、设计、中国画、艺术美学、中外建筑史、宗教等众多领域的涉猎、融合,让他的艺术视野更为广阔,创作视觉更独到。这一次见面,我再次感佩于他对其他艺术门类的深究细研,触类旁通。
        时光荏苒,李东风又到四川西华师大美术学院任教,已近10年光景。去年暑假,他到母校陕西师大讲课间隙,带着自己一本画册公司拜访。当我捧着那一本画册,细细品读,再次震撼,同时,我内心默默为他绘画技艺的精进,日趋成熟而祝贺。
       李东风,生在陕北,求学古都西安,首都北京,工作在宝鸡、南充,看他的画作,以我对他的了解,我知道,正如一位朋友对他的评语“志趣高纯,书卷雅集,高原豪放,秦岭苍茫,四川灵秀,皆在其中”一样,恰如其分。面对着这样一位默默在画坛耕耘的朋友,我曾经多次劝他多宣传,但是,他却不以为然,依然默默做着自己的功课。作为身在新闻界混迹多年的哥们,我觉得自己再也不能那样迁就他,要找机会给他写点文字,让更多的人知道他,认识、欣赏他的画作。
       阳春时节,当我踏进弥漫着七里香花香的西华师范大学校园,走进李东风的工作室,看到他一幅幅画作,我的内心不仅仅再是震撼,不仅仅是刮目相看了,尤其是当我看着他作画时的那种娴熟自信,挥洒自如,听着他的画笔在宣纸上“礠礠”作响,仿佛不是在欣赏画家作画,而是欣赏一位舞者的表演,欣赏一位歌手的演唱,这或许就是中国传统绘画“四时并用,六籍同功”的奥妙所在。我沉浸在李东风每一幅画作所营造的意蕴之中,久久不忍移开视线;我尝试着把他的一幅画作任意分割,都能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李东风经过多年多学科教学,考察,通过对众多民族民间艺术的借鉴,结合跨地域工作生活的丰富阅历,自觉不自觉的在绘画创作中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甚至,从文房四宝之中,他都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加以考量,从而使作品更多了一些传统的意味,又突出了现代造型、技能、着色等方面的张力,使人耳目一新。或许,这正是李东风作品的独特之处吧!
        思千古,方显智慧;行万里,更见执着。我看着李东风从走出校园时的一无所有,到而今的著述颇丰,佳作不断,作为西华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教育部“国培计划”教学指导专家,四川省张大千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他的画作曾经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三次并获奖,曾名列评师网评为2009年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颁发“2014。中英艺术交流形象大使”,并授予“世界文化名人”荣誉称号。2015年,他还将代表西华师大参加法国兰斯大学艺术交流展。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李东风一路走来,验证了岁月可以让耕耘者的道路开满鲜花,努力可以让跋涉者走向成功的舞台。由此,我更加坚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走过艺术的春天,春华秋实,李东风必将迎来一个硕果累累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