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专家:土地流转要和农业生产相互配套

2016-11-23 11:46:45   来源:   浏览量: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最近,农业部公布了一组最新数据,到今年6月,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已经达到了4.6亿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数量已经超过270万家。

  这串数字听起来好像没什么概念,但是仔细一想,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已经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沿海发达地区甚至到达二分之一,这个比例还是很惊人的。

  在农业生产方式走向质变的今天,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三分之一的背后,到底有哪些意味深长的含义呢?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认为:

  张子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就需要经营主体,生产方式从量变走向质变。而农村土地流转则给农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到今年6月为止,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6亿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数量已经超过270万家。

  这些数据都在告诉咱们一个趋势,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命根子。土地管理制度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更是农业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以来,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激发了大家勤劳致富的热情。有了先进机制的支撑,这些年来生活水平就不断地提高。

  但是经济学原理告诉咱们,生产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持续过程,相应的,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也需要与之配合。在眼下,承包耕地流转,则是一种必要的方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了一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方式和传统的农村经济相互衔接,所以效果非常好。但是,这种生产方式有一个问题,就是一家一户各自为政,生产规模上不去,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和设施也难以推广。所以,开放土地流转,让农业生产经营能够规模化,这样就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种改变也将让农村生产方式出现新面貌。一方面,适度规模化经营节省出来的人力可以进行和农业相关的设计、服务、创意等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土地经营土体的整合,有助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逐步推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那么国外有没有土地流转呢?也是有的。从一些发达国家来看,土地是个人私有的,理论上可以任意买卖。但实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反而是对土地流转有严格的规定。

  比方说在美国,农场主虽然有使用权,但是联邦和州政府拥有土地的规划权和征用权等权利,土地的转让的前提之一是农场主要和政府签订相关经济契约。

  而法国则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私有农地一定要用于农业,不准弃耕、劣耕、搞建筑。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国家有权把违规土地征收。

  而日本则严格阻止任何形式的外部资本介入农业和涉农领域。

  这么一说,咱们就发现,土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但是土地流转不能单纯追求数据,关键是要和农业生产能够相互配套,而最终的目的就是保证和提高农业的健康发展。这也给管理部门提了个醒,土地流转不是放手不管。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政策也要加以有效的引导。

  正所谓:

  农业生产更高效,土地流转很必要。生产关系要提升,政策引导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