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不断向好让人欣喜,但贫困怎样才能不“回潮”?这是所有脱贫工作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浙江省衢州市属于当地经济后发地区,丘陵山地占82.9%,平原仅12.9%。尽管农民增收步伐在加快,但由于基础薄弱,疾病、灾害甚至求学,都可能使农民再度返贫。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传统产业的发展受到的制约越来越多,如何突破重围,使传统农业产业再次焕发生机?如何兜底脱贫,让贫困不“回潮”?
衢州市给出的答案是:一方面通过改变生产方式、销售方式,不断扩大农民增收空间;另一方面,通过铺设“社会保障网”,压缩农民支出空间。这样的“一增一减”,使小康成为农民生活新常态。
柑桔种植是衢州农业的传统产业,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这两天本该是桔农抓紧采摘桔子的时节,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园林村宇飞家庭农场负责人秦宇飞却忙着找人给桔园盖大棚,对于在外人看来有些反常的举动,秦宇飞却充满自信。
秦宇飞:薄膜搭起来,延迟采摘时间,甜度高起来了,那我们椪柑全部成熟,外皮也好看了,到时候黄彤彤的,吃起来也好吃,那我们价格也提升起来了。
秦宇飞说,只有种出精品桔子,才能提高桔子的销售价格。他今年流转桔地,通过半年多的规模化种植和精细化管理,棵棵桔树果实饱满,劳动效率是过去的几十倍。
秦宇飞:今年我流转了一百来亩,不要多少人工的,三个人管100多亩好管的,我感觉到我很有信心。
尽管柑橘产业发展不错,但不是每个农户都适合,种植柑橘还是需要专业知识的。衢州市衢江区桥王村的农户凌文华最早也是种植水果,后来因为专业知识欠缺,效益欠佳,转了行。在农业部门的帮助下在衢江区桥王村流转了百亩土地,用来种植蔬菜,这一种就是十多年。
凌文华:我这个农场总共土地面积是103亩,实际经营面积是70亩。今年呢整个农场的收入呢是一百五十来万。现对于经营这点土地的面积,有这个效益的话应该说是满意的。
现在每年出产的蔬菜都能为凌文华带来不菲的收入。随着大众对蔬菜的需求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蔬菜种植业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迅猛。衢州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章心惠告诉记者,今年1到9月衢州全市蔬菜复种面积61.1万亩,总产量135.7万吨,产值18.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0%、3.2%、10.5%。
章心惠:蔬菜是短平快的项目,这几年我们衢州的蔬菜产业都是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就是今年面积可以超过63万亩,产值会超过20个亿,应该比去年增加了将近两个亿,应该讲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良好作用。
除了在种植业上下功夫,为了让农户们多渠道增收,当地还让村民赚起了“闲钱”。最近,柯城区航埠镇毛家村严国昌家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来了之后不喝水不吃饭,反而急急忙忙的开始在严国昌的房顶上忙活了起来。严国昌主动向我们解释说,这些人都是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给他安装光伏板,装好以后他不用管理就可以坐享每年700元的租金。
严国昌:租金就用来补偿补偿电费呗。现在国家也出台了怎么让农民富起来,这个也是一项措施。
记者在走访附近的村子发现,很多村民都在家里装上了太阳能光伏板,一块块光伏板在屋顶整齐排列,蔚为壮观。记者了解到,今年浙江省级光伏小康试点工程和金屋顶光伏富民工程被列入政府八项重点工作,根据《金屋顶光伏富民工程实施方案》,将完成衢州市农村屋顶光伏建设16万户以上。市发改委能源处工作人员倪雅菲:
倪雅菲:鼓励农户,利用闲置的屋顶资源坐享租金。今年我们已经建成了8000户农户的屋顶光伏,预计今年给农户带来640万的收益。不仅把闲置的屋顶利用起来,还想方设法让农民都动起来。近几年,我市结合地区特色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已经初显成效。
与摘掉贫困帽子相比,巩固脱贫成果,不许一户出现反弹,不能忽略的还有社会保障水平。“救护车一响,一年又白忙。”过去一遇大病大灾,农民就容易返贫。如今,农民生病的花费,政府付大头,自己只需掏很少一部分。柯城区石梁镇城西村村民吴金珠,由于心脏手术所需医疗费较多,一直不舍得花钱就医,病情加重几乎危及生命,在亲朋好友的劝说和帮助下,选择做了手术开了刀。而原本让她担心的的九万多元医疗费,最终自己仅付了两万多元。
吴金珠:这些钱拿不出来的,一万都拿不出来,不要讲十万,本来是要九万多医疗费,现在报销掉我们自己就交四万,再民政局报来社会救济金一万七。
除了防止因病返贫外,当地还针对低收入农户子女就学、就业等问题和因灾致贫、因残致贫等情况,全面推出“保底收益”措施,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提供专项救助。目前,形成了一户一策机制,通过数据库的形式管理,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实现脱一户稳一户,扶一户富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