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收到朋友寄来的一箱红雪梨,里面还附了一封信。信是云南大理弥渡县柳城村一家贫困户写的,说“您买的这箱雪梨,至少给我们家增收15元以上,谢谢”。读罢心生暖意,雪梨吃起来也更甜了。
一箱梨,牵动着一家人的衣食冷暖,也连接着一地脱贫攻坚的实际。如今,以“果”扶贫,发展特色产业,是不少地区因地制宜、实行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它拓宽了农民家门口的就业路,也激活了乡村现有资源。每年收获时节,一颗颗果实,承载着一个个家庭脱贫致富的殷殷希望。
然而,丰收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能否转换为“收入”,决定着产业扶贫的效果。瞄准市场,适销对路,自是题中之义。与此同时,更多人扶困济贫的“善小”之举也是有益的助推之力。单位、企业多一些“扶贫消费”,个人有意识地购买一些扶贫产品,每个人都贡献“微助攻”,就能踢出扶贫路上的“世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