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精准扶贫的号角早已吹响,根据相关统计,2015年,我国成功脱贫的人口数为1442万,他们分别来自502万个家庭,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绩斐然。不过,在扶贫全力推进的同时,个别地区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
在山东济阳县仁风镇,有村民反映,村里的二十多户村民2013年起承包了塑料大棚,镇里说每个大棚按照亩数给予两千元左右的扶贫资金补助,可是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大棚都已经建起来投入使用了,说好的补助款却迟迟未发到村民手中。
对于这样的事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认为,这些或大或小的乱象,将拖慢扶贫的整体进度。在扶贫项目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做硬性要求,而应调研论证。
朱启臻: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我们把它叫做刚性的扶贫。比如说扶贫的项目是由上级来确定的,如产业扶贫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我才能给你这个钱,比如说有的本来是种粮食,就得变成种树,种树才能给你这个钱。这样我们就变成了围绕上面的项目,来改变群众生产生活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可能并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而是为了要到这个项目来做这个工作。实际上无论是产业扶贫,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易地搬迁,是不是真正符合老百姓的需要,这个得需要考虑、论证和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为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我们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有很多时候,却遇到了落地执行走样的情况。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对此表示: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柔性扶贫,将政策落实到位。
朱启臻:老百姓要增收,要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个是目标,具体设置什么项目,要给于地方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给了,在落实扶贫项目的时候,一定要采用,特别是动员社会的力量来参与。不要只通过一条直线,从县政府到乡政府,再到村里面包打了所有的事情,其实很多的事情,如老年人的照料、贫困人口的互相扶持,并不是政府都能干的。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最近我们也在做相关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柔性扶贫”,就是要尊重乡村的发展规律,确实依照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需要来安排相关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