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丰镇红花坪村崔家梁规划种植蚕桑的地块里,到处可见农户、村党员干部、镇干部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分组到规划的地块,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和农户一起整地块、拉线画行距、栽种桑苗,帮助群众栽植桑树1万余株。
“三精”管理,产业扶贫做“文章”
蚕桑是红花坪村主导产业,过去几乎家家都养蚕,现在村上主要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弱劳力,春夏秋季节就靠养蚕成为他们挣钱的门路。今年秋蚕19元每斤的收购价格让蚕农欢喜不已。家住双良的蔡忠成,每年养蚕1.5张,到镇上来卖蚕茧,每次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他一年靠养蚕能收入近3000元,想多养点蚕,可桑叶却是个大难题。如今,他即将住进村上新修的安置点,根据养蚕张数他将流转到1亩桑园。蔡忠成说,“这下好了,住进新房,还方便我搞产业,脱贫致富不是空口说白话,来年,可以多养2张蚕了。”36户贫困户从山沟里搬出来即将入住,没有土地这个难题镇党委政府帮他们解决了,经过镇村协调,村支部牵头流转47亩土地用于栽桑建园,36户贫困户住进村安置点后,根据他们产业发展的规模划分桑园面积,真正做到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引领联动,推行“党支部+”模式
红花坪村有全镇规格化最高、配套最全的小蚕共育室,2014年村上就成立了蚕桑合作社。如今,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以“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合作社发展产业、产业促进脱贫”的思路,推进附近4个村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发展社员115名,其中贫困户45户,年发种量3500张,年产鲜茧140吨,养蚕户平均收入达7000元。为充分发挥党员社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为党员发挥“双带”作用提供了平台。合作社以小蚕共育为突破口,推广省力节本养蚕技术,狠抓强村大户建设和综合效益开发,党员大户抓好蚕农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干部全程参与蚕茧收购工作,提升了养蚕效益,巩固了蚕桑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村上牵头,领着我们走脱贫路,我们自己也要加把劲努力跟上。”村民叶春红说道。而红花坪村积极探索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扶贫模式,也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以赴。
党建助推,干群结队争做合格党员
“党员先锋号”“青年先锋号”两面旗帜在风中起舞,而埋头栽桑的镇村干部正在抢抓大好时节,帮助贫困户栽桑建园。干部以身作则,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做一名合格党员的要求。“给安置点的贫困户栽桑建园,镇上村上的干部现在时刻都在为民做好事,这么一大片地,要是光靠自个儿,花钱出力怕是也要两三天才干的完呀!”组长王族凤说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推动了基层党员队伍建设,镇机关干部时常参与村上组织的公益服务,党员干部争先带头当起了模范,义务植树、志愿服务孤寡老人、环境卫生整治、和贫困户结对子、义务“红袖章”巡逻等等,让身边的百姓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党建的助推,让干部群众走到了一起,沉下身子为民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