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河北深州市东北方向约40公里的东留曹村,村支书汪瑞岭最近有些烦恼,他一手带领村民办起来的再生纤维厂,是村里几十号人的命根子,却因媒体曝光被贴上了“黑心棉加工点”的标签。
汪瑞岭没想到,几年前带着村民大张旗鼓所做的事业,到了现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
这两天,有几个河北省的村子一下出了名,根据媒体的报道,这些村子里面有一些小厂子用回收来的衣服来抽出纤维、制成棉花,简单地说,这些小厂子的产品当中,可能存在黑心棉。
在这里咱们有必要区分一下。根据当地工作人员的解释,现在回收旧衣服来制作再生纤维的做法,本身并不一定违法违规。如果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也是一项正当生意。但是如果这些再生纤维用在不该用的地方,比方说用在被子枕头这样的生活用品当中,就成了黑心棉。
从村民的角度来说,自己并不是黑心棉的生产者。在调查过程中,有媒体就发现,一些厂子还专门在产品包装上标注了:不能用于日常用品。但是这些棉花到底会去向何方,各位农民朋友们就不得而知了。
设立这些小型的工厂,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的确有一定的益处,在有的地方,一个村子里有20个小型加工厂,提供了100多个工作岗位,工人的月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对于在家门口打工的人来讲,这个收入水平不算低。
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些工厂的出现,的确加大了人们对黑心棉的担忧。大量生产出来的再生纤维,到底去了哪里,做成了什么产品,估计很少有人知道,而对于村里的小型加工场来说,对这个问题也没法深究。而也因为这些再生纤维的问题,一些村子被带上了黑心棉基地的帽子。
多年以来,咱们在提高农民收入的时候,一直都在强调一件事,那就是产业化。通过这件事,咱们应该明白这个产业化,咱们还需要有更深刻的了解。
产业化的核心则是标准化的生产和运营,包括上下游的衔接。在今天咱们说到的这些村子里,最吃亏的就是这个环节。虽然有好多人在同一个领域进行探索,但却是单打独斗。对于个人来说,收入虽然有提高,但是从全局来看,缺乏整体规划,就难以控制产品的质量,对产品的去向也无法把控,所以这些村子被带上黑心棉基地的帽子,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生产运营缺乏标准化的恶果。
产业发展也离不开稳定有效的政策扶持。在这些小工厂被媒体报道之后,有当地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的态度就瞬间改变,原本很支持,现在一下子就开始否定这些小加工厂的作用。各地的小型企业可能存在诸多问题,积极整改,肯定好过全盘否定。一旦失去了产业政策的扶持,很多处在萌芽期的企业,就可能夭折。所以说,产业化不是大干快上,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稳定的产业规划来逐步扩大规模,最终达到提升经济结构的效果。
正所谓:
小小工厂助增收,受到误解心里愁。严抓产业标准化,提升水平共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