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瓜果之乡 冬枣飘香

2016-08-18 15:11:37   来源:   浏览量:

——大荔县冬枣产业发展纪实

文   林夕寒
 
    “茫茫枣园连天碧,串串琼珠接地红”,这里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没有发达的工业项目,但这里有数十万亩的连片冬枣园。一望无垠,蔚为大观。
  2015年大荔冬枣获得“地理标志”商标,同年6月,大荔冬枣荣获“2015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称号,2016年7月又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全国“冬枣名县”称号,这也是大荔冬枣获得的最高荣誉。冬枣已经成为大荔县的一张名片。
  大荔冬枣园从2010年的10万亩到现在的35万亩(挂果28万亩),其中春暖棚25万亩,温室棚3万亩,露地冬枣7万亩,面积,规模,效益也在逐年增加。
  初访大荔是2016年的8月1日。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声声蝉鸣诉说着美丽乡村的故事。说起故事,还要从20多年前临渭区枣园主人馈赠的五颗冬枣说起…
  
纸包五枣的温暖故事
  
  其中一个小故事是从大荔县副县长张锋那里听来的。据说,当年也是个盛夏,山东滨州沾化区林业系统一行工作人员在一个村子进行古树统计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仅存的五六棵依旧繁盛的粗大古树,作为古树进行保护登记保存的过程中,其中一个专业人士识别此树为冬枣树,10月中下旬成熟结果,其果鲜食可口,细嫩酥脆,随后他剪下一截接穗,进行嫁接,提倡广泛种植,这才慢慢发展起来冬枣产业。
  1999年,渭南市临渭区某个单位引进了冬枣,想以此来发展冬枣产业化。当时的大荔县委办公室主任张锋因缘巧合受邀进入到陕西渭南临渭区的枣树苗圃参观,主人赠送其五颗冬枣,可是当时他们一行一共有七个人,他不知道怎么分,看着手中的枣子个个圆润饱满,竟舍不得吃,用一张干净的手帕纸包起来,遂后,与其他同伴一人一半分着吃。大家都赞其皮薄肉脆,味质极佳。
  大荔县红枣局局长杨开选介绍说,冬枣是一个晚熟鲜食的栽培品种。果皮赭红光亮、皮薄肉脆、甘甜清香、营养丰富,平均单果重17.5g,最大单果重可达25g,状若苹果,素有“小苹果”之称。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防癌、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被称为“天下奇果”。
  
枣乡致富的发展历程
  
  2001年,在临渭区工作的大荔人石某,率先在大荔县黄河滩建成了1000亩的冬枣示范园,因为面积太大无力管理,加上技术不成熟,也不摸其习性,最终导致枣树常年不挂果,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是冬枣树不挂果,不挂果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因素,冬枣对生长环境有严格要求,比如气候,土壤,水源等条件不适,结果就比较困难,自身赤霉素不足时也需要人为补充;第二是人为因素,是因为没有对冬枣树进行“开甲”(俗称环剥)导致。‘夏剪为主,冬剪为辅’,开甲前要对冬枣树体进行一次全面的夏剪,即剪除树上所有新生枣头、二次枝顶端的生长点,促使树上的营养全部用于开花坐果。在冬枣树进入盛花期时,选择树上主枝进行开甲。开甲时,环剥部位要适当上移,在主枝基部留下部分营养枝作辅养枝。还要注意的是辅养枝势力要缓和,不可生长过旺,要尽量使其平行生长,不然会因其生长势过强转化为竞争枝,对结果不利。”红枣局高级工程师周爱英如是说。
  正是石某失败的经验教训也为大荔人民最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抱着不服输的念头二次摸索创业,在明确冬枣的品质以及看好冬枣发展市场的前提下,即便知道冬枣种植困难重重,却也不断总结经验,满怀信心地要将这个产业做好做强。
  如今,欣欣向荣的美丽大荔,证明了他们当时的抉择是明智的。
  2006年以前,大荔县的冬枣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在冬枣第二次栽植高潮来临之时,大荔县政府派学习小组前往山东沾化的冬枣发源地去取经学习他们的冬枣栽植技术,系统学习生产管理,市场推广销售等各个环节。从政府领导的重视,大力支持冬枣产业到后期的宣传推广措施,小组成员从各方面都受到启示启发,受益匪浅。
  2007年,通过积累的知识,学习的经验,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跟红枣研究所的帮助下,加上大荔县人民的创新意识,大棚冬枣技术基本成熟,能够利用温棚提前成熟日期,也能很好地提高冬枣的品质。严格遵循农业部的相关规定,科学种植,顺利解决了冬枣挂果难的问题,此后,系统地整理出了一套标准化的管理技术,开始推广示范,大力发展大荔冬枣产业化。
  2009年,在杭州,以大荔县政府名义通过杭州果品推介公司,开了第一场以冬枣为主的新闻推介会,取得圆满成功。美中不足的是整个市场出售的都是大荔县的冬枣,却贴着山东沾化的标签,仅仅是因为大荔县的冬枣没有山东沾化的名气大,没有名气所以便没有销路,这让当时的大会参与人员感到非常不舒服。他们从此以后,奋起直追,开展各类活动努力宣传推广,提高大荔冬枣知名度。
  2013年,在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站起来,继2012年在大荔本县城开展冬枣推介会成功之后,大荔县再次在杭州开展大规模的推介会。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销售客商从原来的200多个增加到600多个,原来的市场是山东枣不完大荔枣不进,如今风水轮流转,变成大荔枣不完,山东枣不进的喜人局面。
  从此以后,大荔冬枣名声四起,赢得了四方客商的青睐。
  “杭州成功开展推介会后,山东还专门派学习组返回大荔县学习考察,当见到枣棚里手掌大的菱形枣叶时,其中一位小组成员感到异常惊奇,摘了一片枣叶小心翼翼地装兜里准备带回去分享给众人。”大荔县林业局局长马彤还告诉我们说:“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枣树叶子都这么大,大叶子的水分营养相比其他的要多一些,而且,叶子大果实也不会小。”
  近两年,大荔冬枣每到一个地方,都能迅速打开一片市场,先后在广州,沈阳等地召开冬枣推介会,都非常成功,今年推介会将会在成都举办,具体时间待定。
  
一浙商在陕的20年
  
  在大荔,当地枣农可能不认识县长县委书记,但是提起老黄——黄红波,却没有人不认识他。
  自从1996年踏进大荔的第一天起,他与大荔冬枣便结下了不解之缘。20年来,他把家族从浙江温州迁到了渭南大荔,因为看好大荔的冬枣产业,了解江浙一带的消费水平,所以果断放弃了家中的针织厂,留在千里之外的大荔发展。
  一开始,从小打小闹的客车带货,家中媳妇帮忙市场批发,到后来的量大入股,越做越强。岁月流逝,不知不觉已经沉淀20余年,他断断续续地从家乡引过来2000多名客商,推动了大荔县的冬枣产业。他把青春无私地贡献给了大荔,以自己的诚信招牌在大荔站稳了脚跟。促使大荔的冬枣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014年他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大荔县冬枣销售协会,现有协会会员3000多人,他任协会会长。在往年冬枣销售期间,带领协会会员从冬枣销售着手,引导客商诚信守法,规范经营,搭起枣农与市场的物流交易平台,为大荔冬枣畅通销售提供有力的保障。为了减少客商和枣农之间的矛盾,统一制定冬枣销售合同范本,给枣农和客商提供了一个公平的交易平台。
  今年预计日光温室冬枣亩均产量1500公斤,亩均收入8万元,春暖棚亩均产量1700,亩均收入1.8万元,全县年总产量35万吨,年总产值37亿元。其中黄红波带领的协会销往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30多个地区的年产量就有15万吨以上,年产值15个亿以上,占全县冬枣销售额的50%以上,所以,他在大荔冬枣的销售环节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枣赢天下的错峰销售
  
  据大荔县红枣局局长杨开选介绍:早熟是大荔冬枣最重要的一个特点,销售时间差是大荔冬枣的一大特色,货价期(销售期)从原来的6月中至10月底一个月拉长到如今的5个月,抢占先机,有力地避免果子统一集中上市导致的价位下降。其以上市早,品质好,实现了“枣赢天下”,提升了产业综合效益。
  2015年10月份开始,大荔县电子商务学院组织本县创业明星组成讲师团,开始在各镇开培训班,受到果农热烈欢迎,开课第一天就有数百新学员开通网店,当天促成300多个网络订单。冬枣电子商务也迅速跟着发展起来。
  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个产业带富一方人,大荔县政府将红枣作为发展特色经济的主导产业,不断推动红枣专业合作社发展,而且还成立冬枣巡查小组,对来大荔客商进行注册登记,严禁客商断园后对未成熟冬枣进行药物催熟,坚决制止收购未成熟冬枣,严禁采青上市。正确指导广大枣农严格按照冬枣标准化生产管理要求,生产出绿色冬枣。
  2001年,大荔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枣乡”,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为全国第三批红枣生产标准化示范县。如今,全国冬枣标准也是以大荔冬枣为标准。大荔冬枣的知名度,美誉度随着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现已出口泰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 
 
       背景资料:
    
       大荔县城,古称同州,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滨黄河,南临渭河,西接■壤,北靠镰山,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素有“三秦通衢、三辅重镇”之称,“千年河西地、关中米粮川”,此城是商、周时即为古邴国及古芮国所在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也是“丝绸之路·美丽大荔”大荔国际马拉松的举办地,是渭南市乃至整个关中枣面积第一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