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修订后的《森林食品认证标准》新规由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在京发布。根据认证标准,森林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来自良好森林环境,具有原生态、无污染、健康、安全等特性的各类可食用林产品。
发展森林食品,在我国“钱”景广阔。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51.37亿立方米。这些丰富的森林资源是一个巨大的绿色宝库,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以森林蔬菜为例,有资料显示,森林蔬菜在我国约有63科700种左右,最常见的约有192种,其中草本植物110种,藤本植物约12种,木本植物约70种,大多数处于野生状态,部分由人工栽培,年平均生产量约20亿公斤。我们确实有必要把这些“山货”变成“山珍”。
森林食品的重要特征是原生态、无污染、营养高、健康安全。开展森林食品认证,把森林里的“山货”变成“山珍”,一来可以开辟食物生产新途径,减少对基本农产品的消费依赖,同时丰富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
发展森林食品,开展森林食品认证,二来可以充实甚至丰富一些老百姓的钱袋子。世界上约有3亿人以森林为家,靠森林谋生。在我国贫困人口中,有60%主要分布在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的山区、林区等。如何帮助这些地区的百姓脱贫,走上小康路,是当务之急。建设森林食品基地,发展森林食品,这条出路如果探索得好,来自山野、产于森林的食物资源,一定会成为山区、林区老百姓的“绿色财富”,让他们脱贫增收。
不过,发展森林食品固然意义重大,也要注意可持续性,不能向森林无休止要食品。同森林资源一样,虽然森林食物资源可以再生,但其生长周期较长,如果我们过度采集、攫取,再生的速度恐怕远赶不上采集、攫取的速度。
既然森林食品源自于森林,发展森林食品时就要杜绝杀鸡取卵,尽量减少和防范对地表、树木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要做好及时修复和补偿。比如对根茎裸露的植株及时培土,对地表裸露之处及时植绿。发展森林食品,除了一部分直接来自于森林,大部分还是应该实现人工培育,比如人工培育松露,就可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总之,森林食品要在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和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