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洋县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 卢兴华
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战,是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一项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去年7月,洋县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总动员,选派精兵强将进驻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帮助困难群众寻找脱贫“靶向”,移除脱贫路上的“绊脚石”,推进基层党建与全面精准扶贫有机融合。
着眼“准”字,选优配强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作为推进精准脱贫的尖兵力量,面对全县6.79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艰巨任务,选准骨干尖兵事关成败。为此,洋县严把选和派两个“关口”,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严格选人,科学派人,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人才保障。
严格标准,精准选人。洋县严把政治关、品行关、廉政关和能力关,明确了第一书记人选的四项基本条件,即政治素质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农村工作;有较强工作能力,敢于担当,善于做群众工作,开拓创新意识强;中共正式党员,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作风扎实,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通过组织动员、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审查等程序,从镇(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后备干部中遴选了136名党员干部,组成了一支精准扶贫“先遣队”。
因地制宜,精准派人。为了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派出部门单位职能优势,洋县认真分析110个贫困村和26个软弱涣散村存在问题的根源,按照“党群部门干部进弱村、经济部门干部进穷村、政法部门干部进乱村”的总体原则,把第一书记与贫困村、贫困户和软弱涣散村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让136名第一书记有用武之地,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派出单位与第一书记所驻村结对包联,既是第一书记的后盾力量,又是精准扶贫的主力军。
立足“实”字,扎实推动扶贫攻坚
实现2018年全部脱贫,达到“两不愁、四保障” 的稳定脱贫目标,第一书记必须在“实”上下足功夫,使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一本规范的管理台账、有一名干部联系包抓、有一个详细的脱贫计划、有一个落地的帮扶项目。
帮扶目标“实”。扶贫对象的识别和确定是精准扶贫基础,更是关键,只有准确地识别扶贫对象,才能做到“真扶贫、 扶真贫”。洋县严格按照贫困户的标准和“七步四公示”的要求,所有第一书记完全脱离原单位,吃住在村上,协助村“两委”一户一户核实,建立扶贫工作台帐,共走访农户3万余户,精准识别贫困户2.15万户、6.79万人,坚持“一村一品”制定村脱贫发展规划100余个,“一户一策”制定脱贫方案5000余个,并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每年脱贫多少人,每个季度干些什么,量化细化,做到计划科学可行、任务明确实在。
帮扶措施“实”。要让基层认可、群众满意,关键是把实事办好。第一书记着眼精准扶贫总任务和群众致贫原因,充分发挥引导、示范和协调作用,帮助村“两委”解决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帮助贫困户谋划增收项目,提高“自我造血”功能,根据村情民意,理清发展思路,培育增长点,争取项目122个、资金4583.9万元,到村项目都是本村发展急需的、群众急盼的、带动性强的,符合镇村实际、适合贫困户能力的脱贫项目。全县财政供养人员联户扶贫协调配合第一书记开展工作,有效落实“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工作措施,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让贫困群众把能享受的政策份额充分享受到。
分类扶贫“实”。精准扶贫与以前扶贫最大的不同是政策、项目、资金由原来的“大水漫灌”变成了“精准滴注”,注重的是以户为主产业扶持,更加强调了精准。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在贫困村中,区分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致贫村,产业发展滞后致贫村,村班子软弱涣散致贫村等类型。在贫困户中,先区分缺乏劳动能力的五保户、低保户和有发展能力的扶贫户,再区分出因智、因病、因学、因残致贫户,因缺乏生产经营技能或缺少发展资金致贫户。对于因智、因病、因残致贫的,进行生活扶贫,对于缺乏技能或缺少发展资金的,进行发展扶贫,因村选产业,因户定项目,通过贴息贷款、产业直补、扶贫互助资金等途径,切实解决发展资金难题,通过技能培训,解决技术不足问题。
突出“严”字,刚性落实保障管理
选派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必须加强管理约束和过程控制,不断健全选拔下派、监督管理、激励保障、考核评价机制,确保“第一书记”真心干事、务实干事、干净干事。
完善制度机制。加强第一书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是保障第一书记下得去、待的住、干得好的重要举措。洋县始终坚持制度先行,用制度管人管事,制定出台了《洋县选派第一书记到村工作管理考核办法》,把刚性管理和柔性激励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了第一书记定期汇报制度、第一书记分片区经验交流制度、党代表监督第一书记工作制度、第一书记列席镇(办)党委会建言献策制度等,动员第一书记争做落实“民情直通车”等为民服务制度的表率。
抓严日常管理。第一书记即是精准扶贫的排头尖兵,又体现着党在群众中的“代言形象”,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必须从日常抓起。洋县要求第一书记必须与原单位工作完全脱钩,坚持工作在村、吃住在村,严格执行请休假制度和坐班制度,请假超过3天要经县委组织部批准,同时要根据农务、村务情况统筹安排,考勤由住户和村党组织书记签字确认,每月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同时,第一书记必须严格遵守“八项规定”,自觉做到“七个不准”,县委督察组随机督查暗访,对2名擅自脱岗的第一书记全县通报。
强化激励保障。有效的激励措施是保证工作开展的根本保证。洋县为了确保第一书记安心在岗工作,从第一书记食宿到单位配合支持都做了明确要求,如:镇村、选派单位帮助第一书记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选派单位领导主动听取思想工作汇报,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享受正常福利待遇,提供适当的交通、下乡、生活补贴等费用,这些措施,为第一书记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坚持注重实际和群众公认的原则,对第一书记进行量化考核,评定优秀等次24名,称职等次111名,不称职等次1名,使大家有压力,更有动力。广大第一书记“冲锋”在前、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基层干群的赞誉和信赖,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责任编辑:格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