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新媒体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找准定位对接受众再造流程

2016-12-20 09:25:18   来源:   浏览量:

        近段时间,不时传来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部、特别报道部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撤的消息。同时,“澎湃”“界面”等新媒体却大踏步涉足深度报道。那么,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深度新闻方面应当如何探索?

找准定位

新媒体在追求新闻速度的同时,也应该做深度报道,这一点毋庸置疑。问题是,目前传统媒体对信息的深度解读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对于传播内容定制化、受众更集中的新媒体来说,应该做什么样的深度报道呢?

首先应该做好定性。新媒体的优势在于技术层面,例如,音频、视频、交互技术、数据挖掘、用户画像、新闻可视化等技术早已被从门户网站开始的各种新媒体广泛应用,但在传统的深度报道媒体,这些技术鲜有应用。

因此,新媒体在深度报道中应该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传达复杂的新闻信息。这方面,腾讯的纪实图片故事栏目《活着》的尝试值得借鉴。近年来,该栏目已多次使用视频、HTML5、无人机航拍、新闻可视化等技术来表现新闻事件和其中的人物,再配以和读者的实时互动以及社交功能、分享功能,极大地丰富了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使报道较单一的文字或图像来说更具冲击力。

另外,技术的优势决定了新媒体报道的形式更为多元。一些“数据化”“可视化”“交互性强”的新媒体深度报道在表达方式上显得更为生动活泼。曾夺得普利策新闻特稿奖的作品《雪崩:特纳尔溪事故》,报道了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的经过,题材很一般,但它在报道技术上颠覆了传统报纸的新闻呈现方式,把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DEM)、卫星模型联动等加以集成,发表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引发了新闻界震动。

对接受众

很多传统媒体做深度报道的一个缺憾在于,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用户群体,既不知道读者是谁,也不知道读者想看什么,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采编团队的经验来判断方向。而新媒体在这方面优势明显,通过算法、内容定制等方式,能精准地对接受众从而获得广泛传播。问题是,新媒体应该如何利用好这种受众优势。

有学者认为,新媒体的深度报道尤其是在对一些突发性的新闻做解读时,应该利用新媒体用户喜欢的交互性,让用户参与到深度报道中来,并为用户提供平台和选题,将用户提供的报道整合为深度报道的一部分。此前,《纽约时报》网站曾对一次飓风进行全面报道,在飓风正式抵达之前,该报专门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互动地图,受众将当地飓风来临时的照片发布到社交网络中,报社采编人员再从社交网络上将相关照片收集起来,汇集到一幅动态地图上,受众可以通过这个地图了解到飓风的整体运行过程,这也吸引了更多受众参与到报道中来。

此外,深度之深在于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逻辑关系。例如,单纯的数据呈现和描述是新媒体的特点,而读者需要的是透过数据分析和揭示新闻本质。那么,如何利用数据本身的变化,总结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性变化,就成了新媒体从业者必须做深做足的功课。

再造流程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报道都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美学特征:报道视角“以大观小”,适度拓展新闻事件的时空领域,挖掘潜藏在新闻事件中的底蕴,把主观感情寓于客观、真实的新闻事件叙述之中。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新媒体对新闻采集、生成、传播流程进行再造。例如,澎湃新闻实行24小时的工作机制,稿件优先在澎湃客户端发布,后续消息随时更新补充。这种方式克服了一些传统媒体记者拖延至晚上写稿的惰性,保证新闻稿的时效性。而对于突发新闻,澎湃新闻、今日头条等都立足直播(视频、文字等),然后相关记者会进行深挖,努力做到对整个事件连续跟踪解读。

很多传统媒体成立的新媒体部门,通过“中央厨房”机制进行的流程再造也很有特点。例如,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在外部对全行业开放,与合作媒体一起生产新闻,再通过系统全网分发。在报系内部,分“快”、“全”、“深”3个层次打造独家、亮点内容,使得报道梯度层层推进,实现报道效果步步升温。

总之,新媒体时代,注意力依然是稀缺品,深度阅读的价值毋庸置疑。只有利用好优势,补足短板,新媒体才能不断保持用户黏性,聚合读者的注意力资源。(记者 彭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