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校园反霸凌 永远在路上

2016-12-16 21:30:31   来源:媒体   浏览量:


 
                                                              面对校园暴力        莫让孩子孤立无援
编者按12月8日深夜,北京市一小学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孩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霸凌,更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中关村二小随后作出“强硬”回应,似乎坐实了家长指控,导致舆情进一步发酵。
     对于这起事件,有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这是孩子之间的事,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家长出面使事情复杂化了。”其实,校园霸凌、校园暴力问题,一定程度上和家庭暴力问题是同构的,从解决路径上也必须跳出“内部解决”的老框框。
 
 
                                                        校园暴力欺凌         决不是“小孩子之间的事儿”
 
        校园暴力,并非未成年人本性暴力。在主观方面,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法制意识、责任意识相对较弱,青少年特有的逆反心理,都让他们成为暴力行为的易发群体,成了校园江湖。
而在客观环境上,学校教育过于重视成绩而忽视德育,一些老师对差生边缘化听之任之;家庭教育中父母又以暴力方式管教孩子,缺少循循善诱的温情。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社会戾气也会侵染到青少年之中,宣扬暴力的游戏、影视等,往往成为很多校园暴力行为的“模仿对象”。据海淀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法官王丽娟介绍,该法院曾审理过一起未成年人暴力案件,七八十个“90后”中学生组成帮派,就是受到电影《古惑仔》影响。
校园暴力的危害性与成年社会对其的重视程度是严重不相称的。成年人常常把校园暴力淡化为“小孩子打架”“同学间闹别扭”,暴力行为发生后,被欺负的孩子没有得到妥善的心理开导,而欺负人的孩子往往也只是被父母训戒一下。
要遏制校园暴力,首先需要反省的恰恰是成年人,负有管教责任的老师、家长都必须意识到,如果不及时制止小恶,小恶就可能发展成大恶。
在这种重视不足、应对不当的背景下,校园暴力还朝着精神侮辱加重的方向发展,动辄施以脱衣等羞辱行为,这无疑更让人忧心。
 
                                                                        治理校园暴力应注重更多细节
 
         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这类事件中的绝大多数当事人,包括施暴者和受害者,都处于一种“隐身状态”。他们要么被描述为未成年的学生,要么被强调已经不属于在校生,要么被回应称已经接受心理治疗或心理干预。
 
        必须承认,当事人的“失声”,与双方的未成年人身份有重要关系。比如有可能是在家人的保护下拒绝接受采访,也有可能是媒体从新闻伦理的角度而主动选择回避。
但从检讨事故发生机制,真正让未成年双方都能从“暴力阴影”中走出来,乃至让社会更好地吸取教训,听取当事人的声音,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是必不可少的。本该内心柔软、纯真的孩子,如何成为令人触目惊心的施暴者?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蜕变过程?没有这样的“还原”,恐怕“拯救”就无从谈起。
对于这些未成年人而言,在当前刑法惩戒难以介入的情况下,他们最终基本上还是要回归家庭,回到他们“熟悉”的成长环境。那么,对他们的“改造”,就必然离不开对这种具体环境的干预。
没有可以复制的青春,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校园暴力事件——尽管其中或许有着太多的共因可寻。
因为,每一起事件中的“主角”,若总是面目模糊的“施暴者”与“受害者”,很可能意味着对他们的拯救与干预是隔靴搔痒式的。事件成因越复杂,在寻求解决办法上,越需要耐心和见微知著,如此才能真正找出规律与破解良方。
 
                                                               解决校园暴力需各方努力
 
         校园暴力一直存在,以人们熟悉或陌生的形式,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中寄生,并在反复发酵中异化。只有清醒认识这点,才能在愤慨的情绪正义中归于理性,冷静思考解决之道。血淋淋的案件让全社会义愤填膺,探讨集中在依法严惩。但校园暴力的当事人往往未成年,现行法律对其惩处的尺度有限。
 
  首先,需要告诉孩子:“错了就是错了。”在此之后,还是需要父母、学校、社会担起责任。校园暴力案件众多,原因却极具共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忽视孩子的心理状况;学校对分数之外的一切不管不问,无视孩子的全面成长。
“养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在孩子正式步入社会之前,是非对错多半是通过模仿家人所习得。当下很多年轻父母让老人带孩子,实际上孩子都近乎“留守儿童”。大人的溺爱无意中也纵容了孩子。
 
  此外,校园重分数轻德育都值得反思。校园暴力多发生在“不熟悉的群体内部”,比如好生差生之间,不同班级之间。有时被歧视,也会成为学生暴力的诱导因素。
 
     解决校园暴力,不能仅依靠法律严惩,更不能奢求一代代人的自我治愈。社会能否探寻更多解决之法,学校能否更加负责,家庭能否真正归位?哪怕解决校园暴力问题比消解因个案产生的社会愤怒复杂得多,但终究需要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责任编辑: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