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农产品市场2016|玉米价格起伏大 种植户处境难

2016-12-27 10:23:31   来源:   浏览量: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又到年终岁末时。纵观2016年农产品市场,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农产品价格是一路上扬,行情看涨;而有的农产品却无人问津,难以摆脱滞销困境。
 
  一年来,农产品市场为何如此变幻莫测?农产品价格的起起落落又在被谁主宰?《看市场》从今天起推出年终特别策划《农产品市场2016》,带您细数2016年全国主要农产品的行情变化,预测2017年的价格走势。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玉米。
 
  我国“四大主粮”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土豆。这些粮食的价格今年有了些变化,比如:“玉米”。在岁末年关之际,中国乡村之声记者杨滢来带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16年的玉米市场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对2017年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做一个可供种植户参考的预测。
 
  近日,记者在山东商河县怀仁村看到,绿源农场300多平方米的厂棚下,打碎的玉米粒被堆成几座小山。冬日的阳光下,成堆成堆的玉米泛着金光。农场主傅明利是该村的“种粮大户”,2015年流转了村里350亩土地种植玉米,在种植和销售的同时,他还收购散户的玉米。
 
  傅明利:玉米粒最近到了7毛4了,准备卖了。
 
  记者:能回本吧?
 
  傅明利:刚刚保本。我也不敢再收了,现在这个价还不稳,以后价格可能会再降,再收就赔了。
 
  傅明利的担心不无道理,今年9月份,玉米价格一度降到过每斤6毛多,价格忽高忽低,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也“拿不准”行情,如今每斤7毛4的价格还不知道能维持多久,所以傅明利准备“出手”了。
 
  傅明利:现在7毛多一斤,每亩地能产1200斤,扣除每亩地承包费500元,肥料、种子、人工等费用每亩200多,每亩也就能赚个100多块,刚刚保本,比去年少了一半多。就这愿意收的还不多,他们大部分都卖给养殖户,做青贮玉米了。
 
  2016年即将结束,眼下国内过玉米整体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全国多地新玉米地头收购价为2-3毛/斤,稍微好点的能卖到3毛多,玉米粒折干价7毛/斤,也就是1400元/吨,相比前两年的价格大打折扣,2014年12月份玉米价格为2263元每吨,2015年为2080元每吨。尤其是新玉米上市以后,价格出现大幅度跳水,波及范围广泛。玉米库存积压达到历史高位。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刘栋介绍说:
 
  刘栋:2016年我国粮食市场受政策、天气、市场等多因素影响波动比较频繁,下游深加工企业也面临较大风险和困难。2015-2016年临储玉米收购量达1.25亿吨,玉米库存压力处于历史高位,新玉米上市以后,价格继续大幅下降,波动范围明显增加。
 
  今年三月,玉米收储的新政的落地,意味着连续8年的临储政策宣告终结,到目前为止,进入国家临储库存的总量已经超过2亿吨,达到了历史之最。这么多的玉米怎么消化呢?玉米作为口粮的消费其实只占10%,其余90%都进入到了加工环节,在我国,对玉米需求最大的就是饲料行业,每年需求量达到1.2亿吨。随着近些年我国玉米深加工的技术不断升级,玉米的需求市场也在不断的被开发。也有很大一部分玉米被用于工业原料。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总监白岚:
 
  白岚:玉米是百分百的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纸杯,降解之后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现在我们和麦当劳、星巴克、必胜客都签了合同,大概我们一天能卖掉300万个纸杯。
 
  尽管如此,2亿吨的库存压力仍然令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刘栋感到担忧。
 
  刘栋:我国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去库存方式,2015-2016年度,国家不在局限于单纯的通过拍卖的方式来去库存,而是采取了多种去库存的方式,包括向深加工企业定向销售、超期储存和蓆茓囤储存销售、分贷分还临储玉米销售、中储粮委托包干销售等。由于玉米历史库存累计较高,2015/2016库存消费比仍高达134%,供需矛盾突出,去库存过程任重道远。
 
  在2016年,前半年对粮商最大的考验就是玉米价格波动得毫无规律,而下半年又因为运费的上涨,种植户的利润又被严重压榨。在这种情况下,规模小的种植户将很难再承受玉米价格市场的变化无常,而规模化种植所需的投入和必须面临的风险,散户根本无力承受。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刘栋表示,在这种艰难环境中,散户若想取得立足之地,必须敏锐了解行情变动,把握每一个最佳的售粮时机,或者找到新的发展,探索好的合作模式。
 
  刘栋:市场充满较多变数。对于种植者而言,改变观念、灵活调整种植结构;对于经营者顺势操作,关注供求变化,多渠道捕捉市场信息;对于下游加工厂而言,加强购产销协调运作,多渠道采购货源。
 
  由于2017年临储收购政策被取消,今后玉米主要在“市场化收购+补贴”框架下运行。刘栋认为,后期市场走势主要受到市场供需方面的影响,预计较长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但是阶段性波动会使得风险加剧。
 
  刘栋:具体来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新粮供应压力较大,加上二季度国家投放政策粮,预计价格总体震荡下调。第三季度粮源相对紧缺,价格高点出现在三季度可能性较大。第四节度价格新粮上市,供应宽松,价格继续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