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 林 陈发春)近日,商洛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秦岭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17年起,计划利用5年时间,创建20个左右秦岭特色小镇,以补齐城市化不足发展短板,有效破解“八山一水一分田”空间资源瓶颈,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商洛市计划建设的秦岭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集生态、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实体空间和“产、城、人、文”相融合的新型社区,是“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的综合体,既不同于行政区划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而是“经济上有产业聚集效应、环境上宜居宜业宜游、形态上可创业可旅游可休闲可生活”的特定区域。在创建过程中:
坚持四大原则。即产业主导、突出特色,把选择产业作为小镇建设的首要任务,避免千镇一面;因地制宜、务求实效,既可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完善,也可在城镇、景区和园区周边重新选址建设;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企业为主实施建设;解放思想、注重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明确四个标准。一是规划理念求“新”。每个特色小镇规划面积原则控制在2至3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面积控制在40%左右。所有特色小镇均按3A级以上景区标准创建,旅游特色小镇按4A级景区标准创建。二是产业定位求“准”。每个特色产业原则上只创建一个特色小镇,避免雷同。重点聚焦全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十大优势产业,突出与科技创新密切关联的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健康、大旅游、大农业、大服务等六大类产业领域。三是文化挖掘求“深”。形成“人无我有”的独特文化标识,增强企业和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四是小镇环境求“美”。完善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打造优美镇区环境。
科学规划类型。初步梳理出5大类28个秦岭特色小镇,分别为主导产业类:商药小镇、红酒温情小镇、紫绿小镇、钒业小镇、石头小镇;休闲度假类:美食小镇、光影小镇、健康小镇、水疗小镇、骑行小镇、飞行小镇、旅游小镇、驴友小镇;特色农业类:核桃小镇、鲜花小镇、香茗小镇、樱桃小镇、光伏农业(香菇)小镇、板栗小镇、豆腐小镇;特色文化类:禅修小镇、商鞅古镇、文创小镇、戏剧小镇、红色小镇;其他类:网淘村、创业村、生物谷。
严格考核管理。秦岭特色小镇采取自愿申报、分批审核、考核评比和动态管理的办法。每年11月底前,各县区申报新增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原则上不得少于2个),市上按程序择优筛选确定1个作为县区当年创建目标,并纳入县区目标考核范畴,年底实施综合考核,未完成创建任务的县区,不予审核新的特色小镇。
强化财力保障。秦岭特色小镇与每年全市重大项目同期观摩,从2017年起,市财政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每年预算列支1000万元,对观摩排名前三的特色小镇所在县区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和200万元奖励。目前,全市七县区已初步策划上报首批秦岭特色小镇建设项目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