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村调研工作的若干体会和思考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 黄守宏
调查研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是党和政府准确把握形势、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调查研究都有深刻阐述和精辟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强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做到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些都为我们做好调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中央国家机关从事经济政策特别是农村政策研究工作,多次参与党中央、国务院农村重要文件的调研和起草,包括新时期以来的12个中央一号文件。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感到搞农村调查研究,既有一般调查研究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要做好农村调研工作,既要掌握调研工作的一般要求,更要深谙农村情况、把握“三农”特点。农村调研的类型很多,这里,我仅就如何进行农村决策性调研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做好农村调研非易事,须立场正确根底扎实
我体会,要搞好农村调查研究,关键是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即调查要“求真”、研究要“务实”。所谓调查要“求真”,就是要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全面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准确把握农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刻认识农村的变化趋势和阶段性特征。所谓研究要“务实”,就是提出的政策建议要可用、能用、管用,即符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简言之,调查研究要求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务实效。
求真务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方面,我们所要认知的农村经济社会纷繁复杂,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另一方面,我们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存在着局限性,调研过程中还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不会走向真理。毛泽东同志曾讲过:“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克思、恩格斯努力终生,做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才完成科学的社会主义。”
农村调研要做到求真务实,需要坚持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求真务实之“心”。态度决定一切。调研者只有发自内心想求真务实,才会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去了解真实情况,聚精会神研究问题。倘若不是这样,面对复杂问题就会绕道而行,遇到某种干扰就会犹豫不决,碰到些许困难就会浅尝辄止。二是要有求真务实之“勇”。在利益关系多元化、各方面认识不尽一致的情况下,调查和反映农村真实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能会与一些领导的看法、重要部门的看法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左,可能会得罪人,甚至有时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就需要调研者有无私无畏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三是要有求真务实之“法”。这就要解决好“桥”和“船”的关系,即调研方法问题。只有方式方法得当,才可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四是要有求真务实之“能”。调查研究能否成功与调研者的素质密切相关。我们要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上下一番大功夫、真功夫、苦功夫,切实打好基本根底,即:打好政治方向和基本理论的根底,打好国家“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根底,打好农村基本知识和业务的根底,打好基本调查研究方法的根底,打好思想素质和品格的根底,打好辞章和文字的根底。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做农村调研工作,立场问题至关重要。同样的问题,站在不同立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一个负责任的农村调研者,要基于对“三农”有利的立场,敢于为农业发展说话,为农民利益发声,为农村建设呼吁。不要怕会因此而受指责,说只考虑“三农”不考虑全局。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同社会群体、阶层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企业家、知识阶层、城市居民等群体在利用大众传播渠道特别是互联网表达诉求、维护利益方面本来就具有优势,加之为这些群体说话的、特别是为资本利益代言的人多,所以这些群体的声音较强、社会影响力较大。而农民由于居住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文化科技水平不高等原因,表达自身诉求和维护权益的能力弱,而且为他们鼓与呼的人太少,以至于他们的声音微弱、社会影响力小。比如在农产品价格问题上,社会上往往只听到城市消费者的“喊声”,听不到农民的“哭声”。在当代中国,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关键,“三农”工作自然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一定意义上说,站在“三农”立场,就是秉持科学和公正立场;维护农民利益,就是维护国家长远和根本利益;把“三农”问题调查好了、研究透了、建议提准了,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最大的负责。因此,在从事农村调研时,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三农”立场,否则,虽然名曰从宏观、全局考虑问题,实际上可能脱离我国基本国情、违背发展规律,虽然看起来好像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实际上可能片面短视、有失公允。
二、农村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必须与时俱进把准脉搏
全面、准确把握农村发展大势,是做好农村调研的“坐标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农村劳动力在以每年上千万的速度转移。在内外部环境条件深刻变化的推动下,各种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生产生活方式迅速变化,农村正经历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种背景下,观察和分析“三农”问题,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以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要看到,今天的农业与过去不一样。目前,虽然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仍是主体,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迅速成长,规模经营加快发展,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虽然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生产方式仍然存在,但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现代化商品生产方式开始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业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农业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农业发展不仅受国内因素影响,也受国际市场影响,且二者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叠加。今天的农村与过去不一样。随着大量人口持续转移就业,农村正在经历剧烈的社会变迁,人口结构急剧变化、组织形式趋于多元、治理方式发生转变,非同质化、非均衡性的特点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区域间农村发展差距很大。有人评论说,我国发达地区的农村像欧洲,贫困地区的农村像非洲。此话未必那么准确,但也反映了不同地区农村的大体情况。今天的农民与过去不一样。农民之间出现了阶层分化、利益分化。农民中务农种地的与外出务工的,种粮的与种经济作物的,东部地区的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郊区的与传统农区的,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收入的,在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乃至截然相反。同时,农民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日益增强,市场竞争意识、维护权益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普遍提高。今天的涉农利益格局与过去不一样。现在,各方面围绕“三农”的认识、态度特别是在利益关系的处理上,中央与地方之间、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也不尽相同甚至有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今天的工农城乡关系与过去不一样。工农城乡互动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各种联系日趋紧密,农村的封闭性正在被打破,其发展变化不仅取决于内在动因,而且更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现在,几乎解决每一个“三农”问题,往往都会涉及城市等方方面面。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搞农村调查研究,必须摆脱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束缚,必须有发展的眼光、国际的视野、历史的洞察,必须有辩证的思维、全面的考量、综合的权衡。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找准症结所在,提出顺应全局要求、符合农村实际、可用能用管用的政策建议。
三、着眼决策需要,选准调研题目
选题是调查研究的起点,选题是否恰当,往往决定调查研究的成败。这如同选矿一样,地方选准了,可相对轻松地开掘出丰富的矿藏;选不准,就可能一无所获,劳民伤财。党政机关搞农村调研,有别于学术研究单位,目的是为了服务决策、推动解决问题,属于对策性调研。文可载道,以用为贵。只有选准选好调研题目,有的放矢,才能进入决策者视野,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农村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我体会,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选题:领导同志近期比较关心的问题,农村改革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社会上对“三农”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各方面争议比较大的问题,带苗头性、倾向性和趋势性的问题,重大部署、重大政策出台前各方面的反映、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出台后的落实情况等。以上这些,一般都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从中选择和确定调研的具体主题,就比较容易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并予以采纳,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从农村调研实际来看,有时可以“大题小做”,有时也可以“小题大做”。所谓“大题小做”,就是把一个很大的问题,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个案,或者选择其中的一个侧面来开展调研,以小见大,一叶知秋。这里举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对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议论较多,一些地方农民群众担心集体收回承包地,出现人心浮动。我们感觉这一问题事关重大,应进行调研提出建议。怎么入手呢?经过反复考虑,我和另一位同志选择了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做调研,这个村是“大包干”发源地,在全国农村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们在深入调研后撰写了报告,反映了实行“大包干”以来该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情况和农民担心政策变化的疑虑,提出应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并大力宣传的建议,受到中央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并在《人民日报》发表,对当时稳定农村形势发挥了积极作用。把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政策问题,通过一个村子的情况来反映,可以说是“大题小做”的。所谓“小题大做”,就是抓住某个方面或局部的问题做调研,进而延伸阐发,从中提炼出对宏观大局的建议。这里也举一个例子。2004年,我们就一些地方乱占耕地、影响粮食生产问题调研时发现,这一问题还与当时的投资膨胀、经济过热密切相关,若能把乱占耕地控制住,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而且对抑制当时的投资膨胀、经济过热将起到釜底抽薪之效,是宏观调控中最直接、最管用的措施。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撰写了报告,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并成为相关决策的重要参考。
四、努力掌握农村实情,科学研究提出对策
调研题目确定之后,就要着手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形式上可分为设计、调查和研究三个阶段,但这三个阶段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有着有机的、逻辑的内在统一性。设计阶段要围绕调研主题,对整个调研工作进行粗线条的构画,包括采取什么样的调查方式方法、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以及可能的结论;调查阶段要根据研究需要了解情况、搜集相关材料,还要初步进行分析研究、考虑对策建议;研究阶段往往需要补充材料、进行延伸调查。只有整体考虑、环环相扣、前后照应,才能很好地完成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思维全过程和调查研究工作任务。
第一,做好调研设计。正如建高楼大厦要先有设计一样,搞调研也得有设计、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有的放矢、有序进行。否则,可能就是该调研的问题没调查清楚,该收集的素材没有收集到,该挖掘的问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到撰写调研报告时不得不东拼西凑、陷于被动。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尽可能收集已有相关调研成果。我们国家研究农村问题的机构很多、力量也比较强,农村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都有人研究过。充分了解和掌握别人已有的调研成果,可以从中了解很多情况,以免从头开始、重复劳动、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知道别人有什么观点、其得失所在、还有哪些空间可以拓展,这样才可能有突破和创新性的观点。二是初步梳理调研主题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只有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去调研,才能使调查更加深入、直击要害,而不至流于表面、止于现象,才能使搜集到的材料有用管用,避免做大量无用功。三是可以预先作出一些假设。学术性研究一般都要先有假设,然后进行检验和求证,以证实或证伪假设,即所谓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搞对策研究也可如此。通过平时掌握的情况和已有材料的分析,形成一些初步观点,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去印证哪些观点是符合实际的,哪些是需要修正和完善的,哪些是根本行不通的。但决不能把假设作为定论,按图索骥,搞“论证式”调研,材料合之则用、不合则弃,这就违背了调研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极为有害的。所有观点的定夺应以调查实际情况为依归,避免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而不是它的先头。”
第二,深入进行调查。调查搞得好不好,主要取决于态度和方式方法。调查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应根据调研主题来选择,有时可能要使用多种方式方法相互印证。这些年,为了研究“三农”政策,我搞调查的基本方式是,先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若干个乡或村,呆上几天“解剖麻雀”,全面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再听取县、市、省有关同志的意见,回京后再与有关部委同志进行商讨。通过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立体式调查,可以最大限度地全面、客观了解真实情况,减少片面性。我感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解剖麻雀”。过去老一代人常用这种方式调研,有的在一个村庄住很长时间。现在人们慢慢地用得少了,代之以其他调查方式。其实“解剖麻雀”式的调查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这是其他调查方式难以替代的。只有面对面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问问家长里短事,听听鸡毛蒜皮言”,实地察看农村情况,才会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这种感性认识在判断形势、研究政策时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调查时要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对感觉有用的信息和材料要认真核对,对一些认为有价值的线索要把来龙去脉搞清楚,不能浅尝辄止、听风就是雨。搞调查免不了要提问,方式和技巧很重要。要因情而定,随机应变,或开门见山、直来直去,或投石问路、先做试探,或竹笋剥皮、层层深入,或枯井打水、一竿到底,或耐心开导、循循善诱,或旁敲侧击、弦外听音。总之,要营造轻松的氛围,打消群众的顾虑,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否则就听不到实话、真话。
第三,科学进行研究。通过调查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对如何解决问题也有了初步的意见,在“研究”这一环节就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逻辑加工,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要看到,我们调查的毕竟是部分地方,不一定代表全国;看到的毕竟是局部的情况,不一定代表一般;听到的毕竟是部分人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多数;初步的意见毕竟是粗线条的,不一定具有可行性与操作性。这就需要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对材料进行分类、归纳、综合,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对观点和建议进行推敲、提炼、完善,使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对发现的情况和问题要“区别性质”,辨识出是局部性的还是全国性的、是偶发性的还是趋势性的、是偏离还是符合发展方向的,等等。研究解决问题的建议时要“居高临下”,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分析和思考,准确判断潮流所在和大势所趋,既要考虑其必要性,也要考虑现实可行性,还要进行国际比较,看看外国面对类似问题是怎么做的。有时还要考虑如果不采取措施会有什么后果。上述过程往往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进行多次交换、比较、反复,才能达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归纳和演绎的统一、依据和判断的统一、典型和一般的统一。
还要指出的是,在分析研究和提出建议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像陈云同志所倡导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还要做到两点。一是不唯众。勇于独立思考,不随大流、人云亦云,不为多数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看法所左右。二是不唯己。不囿于个人成见,敢于否定自己不切实际的观点。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新的思维方式、用新的研究手段、从新的角度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五、精心撰写调研报告,努力发挥应有作用
调研成果最终体现在调研报告上。报告写得如何,直接决定调研成果的成效。如果调研报告写不好,即使调查再全面、研究再深入,也可能打动不了领导,就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甚至前功尽弃。领导关注什么样的报告?大体是领导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的重要情况,通过你的报告领导全面了解了;领导正在思考研究一些重大问题时,你的报告及时提出了可行的办法。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个高明的厨师,站在全局和领导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想领导者之所想、之未想。
要写好调研报告,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下功夫,把握主题、突出主线、抓住重点,做到“凤头”、“熊腰”、“豹尾”。“凤头”就是要开门见山,引人入胜。“熊腰”就是内容要充实丰满,结构要严谨,条理要清晰。“豹尾”就是政策建议要切实可行、能用管用。一般说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一个主题。调研时可能涉及面很广,但写作时不一定要这样做。一个报告最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否则报告内容庞杂、面面俱到,容易失之于肤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写成系列报告,每一个报告突出一个方面的问题。二是优化结构布局。根据表达调研主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文体和结构,统筹好材料和观点。既可以写成论证性的,围绕一些观点和建议来层层展开,也可以写成纪实性的,寓观点和建议于生动的事实之中。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最常见的是三段式结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政策建议。这种结构的好处是条理清晰、整体感强,但把观点和材料、论点与论据前后分开,不容易看出内在逻辑和因果关系,也往往给人公式化、“八股”文的感觉。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结构,即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三是精心选择例证。调研的材料很丰富,不能也不必都写进报告,要注意取舍。首先要有用,不管材料多么生动,如果与主题关系不大,就应舍弃,决不可因偏爱而损害了主题。其次要真实,不能使用未经核实的甚至虚假的材料。第三要新颖,用新事例、新材料、新数据、新语言、新概括,让人看了耳目一新。第四要典型,具有代表性,可以一当十,用尽可能少的材料说明问题。四是反复推敲文字。写调研文章不应过多雕饰、过于华丽,不要用词生僻、晦涩难懂,也不能过于平淡或官话套话连篇,而要准确、鲜明、生动、朴实,特别要注意运用群众的鲜活语言。即使讲道理,也要寓理于事实之中,不能搞纯粹的理论推理。要让人看得懂、愿意看,看了以后还津津乐道、回味无穷。其中,要注意斟酌标题。俗话说,“文章要好,标题要巧”,“看人先看眼,看文先看题”。对于调研报告来说,如果大小标题贴切、新颖、生动、简洁,就如同画龙点睛,一下子就能抓住领导的注意力。五是提倡写短报告。调研报告要惜墨如金,力求短小精悍、简明扼要、简洁明快,意到言到、意尽言止,千万不要空泛议论、冗长乏味,动辄洋洋万言,让人到沙堆中淘金捡宝。我们上报领导的调研材料多在二三千字左右,有的甚至只有几百字。六是要讲求时效性。我们搞调研不是为了发表文章,而是为领导决策服务,时效性非常重要。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领导的注意力也在不断变化。如果在领导关注、研究某些问题的时候,及时拿出报告、反映信息、提出建议,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否则,写得再精彩、再深刻,也用处不大,等于放了“马后炮”。在调研过程中,若发现重大问题、重要信息需要反映的,就及时反映,不必等全部工作完成后再搞。
农村调研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需要调查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领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调研水平。以上所谈,仅为一孔之见,供读者批评指正。【责任编辑:格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