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2015-10-15 09:09:51   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浏览量:

摘要】农村改革进程中城市化的加快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并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庭环境的特殊性,使其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学校道德教育也因此在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中承担了更加重要的责任。应当通过完善学校道德教育制度、创新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等方法,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道德教育。

关键词】留守儿童;道德教育;学校家庭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不断增加,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加之城市生活和教育成本的考量,大部分为人父母的进城务工人员无法带子女一同进城,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便成为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所谓留守儿童,有的是父母一方单亲外出打工,有的是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儿童有的和父母一方留守,有的和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留守,甚至还有极少数独立留守的情况。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200.32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436.81万人,在初中就读763.51万人。111尤其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有着更高的比例。[21近年来,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问题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应当看到,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是其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其道德素质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然而,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教育的乏力、学校教育的薄弱,使得目前留守儿童的道德状况不容乐观。如何通过加强留守儿童的学校道德教育,弥补传统家庭教育的不足,是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学校道德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的易生性

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状况时,我们有必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全社会普遍关注留守儿童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把留守儿童标签化,更不能把留守儿童视作"问题儿童"。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体现出研究者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关注,但是些研究成果忽视了留守儿童思想和行为中的优秀因子,出现了将其视为"问题儿童"的倾向。事实上,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中,相当一部分孩子勤劳、善良、刻苦、懂事,能够主动为家庭分担事务,其中还出现了一些令人感动的个案。本文对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的探讨,主要是基于道德发展的视角,分析留守状态可能导致儿童道德产生的问题。换言之,笔者主要强调这些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与易生性。

第一,道德认知易欠缺。道德认知是个体对道德现象和道德规范的认识。道德认知的获得、内容和程度必然受到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其道德发展过程中,长期缺少父母在身边所直接给予的道德知识和行为影响,受托的监护人大多数是年长且文化程度较低的祖父母,他们由于自身的知识限制难以给留守儿童科学的教育。同时,面对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化在道德领域带来的冲突与矛盾,他们自身也往往会产生是非善恶判断上的模糊与困惑。由此,与其朝夕相处共同生活的儿童,也可能会在道德概念的形成、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上产生一定的欠缺,并影响其道德人格的发展。

第二,道德品质易弱化。道德品质作为个体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倾向,会受到道德心理的影响,并体现在道德行为之中。个体道德品质的要素包含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其中,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不在身边,亲子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血亲情感需要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可能导致耻辱感、荣誉感、幸福感等基本道德情感的削弱。同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缺少道德意志的磨砺,缺乏履行道德义务的决心和毅力,追求道德价值的信念也会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

第三,道德行为易失范。作为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广义上的道德行为是行为主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进行的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活动。由于长期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开,农村留守儿童在行为上缺少父母的约束,加之社会上一些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在道德行为选择上容易出现偏差,对于一些观念和行为的善恶、荣辱界限可能缺乏甄别的能力。一些留守儿童长期由祖父母监护,基于隔代的亲情而导致溺爱,也会造成一些留守儿童以自我为中心,放任自流,缺乏基本的秩序和规则意识。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间的各种关系,包含了教育的要素,而其行为亦具有道德教育意义。家庭教育是道德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儿童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儿童良好的社会情绪和个性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儿童社会化的结果是成为一名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社会人,而这些观念、规范和准则的最初的学习与内化是在与父母的亲密互动中进行的,父母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374但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家庭,他们在家庭中难以获得来自父母稳定、有效的道德教育,而受托监护人的道德教育在内容与方法上往往会呈现出随意性、简单性等特点,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也就难以发挥,由此,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易出现各种问题。

其父母的道德示范教育缺失使得留守儿童难以直接发展道德行为。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个人认知、行为及环境要素三者共同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儿童往往依靠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及结果来掌握一些行为模式。因此,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显得极为重要,儿童最初形成的道德观念往往是受父母的影响而产生的。然而,留守儿童在其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父母这样的直接模仿对象,难以通过观察、模仿父母的道德行为养成相应的道德观念,塑造自己的道德行为。尤其是"自我监护型"的留守儿童,不仅无法获取来自家庭的道德教育,还会因缺乏血亲情感的寄托而导致性格发展趋于内向、孤僻,难以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

其二,受托监护人的道德教育弱化使得留守儿童难以提升道德素质。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友作为受托监护人,难以对留守儿童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他们大多以保障留守儿童基本生活和安全为责任,认为不需要也不方便对儿童开展过多的教育,道德教育义务应由其父母承担。并且,受托监护人即便进行道德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也会存在一定欠缺。一般而言,"隔代监护型"留守儿童的受托监护人,在道德教育中往往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管养轻教育的倾向,教育效果不容乐观,在这种状况下成长的儿童易产生"自我中心主义"思想和追求物质享受的倾向。

其三,家庭道德行为监督不力使得留守儿童难以增强道德观念。"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的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社会化被看成是父母塑造儿童行为的过程。”留守儿童的父母因离家在外,对儿童的行为监管大大减少,而受托监护人对儿童的不良行为或是疏于监管,或是一味纵容,这就使留守儿童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也无法增强道德观念,家庭道德教育实际上处于真空状态。事实上,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提出要求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是家庭教育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因自己常年在外,

在儿童教育上产生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思想,对儿童不闻不问或过问太少,由此产生的内心愧疚又往往简单地通过物质方式弥补,反而更加剧了对儿童道德观念培养的消极影响。

三、学校道德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路径

应当看到,道德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应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近年来,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兴盛到衰落再到回归的过程。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更为凸显。一方面,正如前文述及,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离家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道德教育缺失;另_方面,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和文化基础设施的欠缺,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社会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诚然,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能够给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不断强化的有力根基,但是,这仍然无法改变短期内农村家庭和社会道德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可以说,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校的教育职能需要进一步扩张,农村学校需要承担更多的道德教育义务。因此,从现实性上看,学校道德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路径。

首先,学校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是儿童学习知识、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其获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场。学校道德教育能够按照国家对青少年道德建设的统一要求,结合科学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具有一定价值引导性的教育活动。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可以在显性的课程教学中,也可以蕴含在校园文化、娱乐等活动中。其次,教师是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的主导因素。专兼职的德育教师直接承担着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他们讲授德育课程,直接策划组织道德教育活动。其他学科教师也承担着全员育人的任务,在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应渗透德育思想。尤其是对亲子关系有所欠缺的留守儿童而言,要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道德评价、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因此,教师的道德启发与引导责任更为突出。最后,班集体是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载体。同伴的良好道德行为能够给留守儿童带来榜样和示范作用,优秀的班集体也可以使留守儿童获得强烈的归属感,并由此产生"亲社会"的责任感。此外,留守儿童在遇到道德困惑时,可以向身边的同学诉说,获得他人和集体的帮助。可以说,班集体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道德共同体,对留守儿童的道德发展有着显见的积极作用。

尽管学校在留守儿童道德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就目前我国农村学校的总体情况看,重应试轻素质、重知识轻德育的问题依然存在,学校道德教育未能有效开展。一些学校德育课时严重不足,德育课程被其他"主科"挤占已成为常态;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没有专职的德育教师,较为随意地以其他课程教师兼任德育课程教师激育行政主管部门因为道德教育难以同其它工作一样进行量化考核,也很少真正将学校道德教育情况作为考核指标。上述问题,使得学校道德教育在留守儿童道德成长中未能发挥主导地位。当前,加强留守儿童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当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其一,完善学校道德教育制度。制度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建立分类管理制度,给留守儿童建立专项档案,健全家庭联络制度,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与儿童父母及其他受托监护人进行沟通。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积极探索开展受托监护人道德教育能力培训的新形式,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组织,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例如,河南省以农村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为对象创办"四老"家长学校及留守儿童教育指导中心,通过开展多种教育活动,提升"四老"家长素质。[51P26此种举措有利于向留守儿童的受托监护人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培训,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其二,创新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在教育目标上,学校道德教育应精心设计""的目标,教育留守儿童从学会爱自己,到学会爱他人,包括父母亲人、老师同学乃至其他人,再到爱社会。在教育内容上,学校道德教育应注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等。在教育方式上,要提升学校道德教育效果,需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当看到,在道德教育中,枯燥的概念、抽象的原则往往让被教育者敬而远之,甚或反感、回避。对于成长期的儿童来说,道德叙事是一种适合其生理和心理特征而易于接受的方式。所谓道德叙事,是指教师通过道德故事的讲述和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发展的活动,把道德理念、道

德价值、道德规范融入到故事叙述中,让学生感到生动、亲切,并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接受道德教育。"德育叙事是用别具匠心的方式为德育研究提供了不同于理论表述的另一种话语体系,在提供语言工具的同时,引进表述内容的变革,关注德育事件的真实。"[61此外,情境教育也是一种较好的道德实践教育方式。通过设立特定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进行道德思考,作出道德判断,学生通过心理和行为的道德体验提升道德兴趣,这对学生的道德能力提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其三,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德育课程教育效果的提升依赖于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学校应该招录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教师,增加专职德育教师的数量,从而为提升学校德育质量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应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包括道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法制教育等知识和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教育能力,使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不失时机地帮助留守儿童树立道德观念、践行道德行为,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道德进步的需求。学校还应加强教师尤其是德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言传身教、行为示范能对为学生的道德进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德育教师无疑应该具有更高的师德水平,方能以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染和引领学生的道德成长。在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中,教师要特别针对其留守状态导致道德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与易生性,注意加强交流、观察和关爱,通过真情感化影响,促进留守儿童道德成长。

其四,以学校道德教育为主导,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效结合。强调以学校道德教育作为实现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路径,并不意味着把学校教育视为唯一途径。相反,留守儿童道德教育要真正获得实效,必须同时加强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从而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否则,学校道德教育可能会出现"5+2=0"的情况,也就是学校道德教育在5天中给予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可能会因为双休曰在家庭或社会中遇到的事件和各种信息而被削弱甚至完全消解。因此,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应当通过各种方式改变其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的状况。父母尽管不能长期在家中陪伴,但应强化意识,将留守儿童的道德成长放在一个较高的地位。在外时应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加强和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其道德状况,同时,尽可能充分利用各种假期与孩子团聚,并抓住时机进行言传身教,发挥自身的道德权威力量。此外,学校与家庭应加强对话与交流,使学校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教育相互契合、相辅相成。在这一方面,全国妇联等部委推出的"共享蓝天"全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是一种整合政府、社会资源的有效举措,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道德教育合力,有利于推进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责任编辑: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