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甘肃正宁黄帝冢历代典籍考

2015-12-18 18:57:45   来源:西部三农网   浏览量:

容容提要:本文从黄帝是人,是神?黄帝谢世,何曰崩?黄帝葬地,何称冢?桥山,在哪里?阳周,今是何地?黄帝冢,还有何佐证?等一系列容易误判、易位的几个关键节点,从历代史书(典籍)记载中一一寻根问底,查明刨析,推断定位,使沉睡在史书中的疑案,拨云见天,迎刃而解,给予一个肯切可信的回答:汉阳周县,即隋罗川县,唐真宁县,清正宁县;桥山即子午岭。黄帝就葬于正宁(真宁)子午岭(桥山)黄帝冢。

黄帝,何许人也?是人,是神(仙)?生活在什么时代?什么区域?死后葬在哪里?至今有诸多存疑,说法有异。为了解疑释惑,还历史真面目。日前,我们一行在甘肃省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认真查阅了大量的真本历史文献典籍,抄写、拍照、标点、翻译,整理出了一整套眉目清晰的史料,让人信服地回答了上述问题。特别是黄帝的埋葬地——正宁黄帝冢,历代典籍都脉络清楚地记载,确凿无误地得到证实。

史料查抄(拍)处——甘肃省图书馆,典籍门类众多,丰富完整。现在国家原本完整保存下来的《四库全书》仅有三部,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渊阁本,现存国家图书馆(北京)的文津阁本。2005年于兰州九州台仿明代宁波“天一阁”的建筑规制建成的九州台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主阁外二内三,一二层为展厅,三楼存放《四库全书》影印本。文溯阁之东是一座黄琉璃瓦顶的碑亭,内立影镌的乾隆皇帝御撰《文溯阁记》碑。副楼占地1400平方米,主要用于学术研究,而文溯阁《四库全书》的真本则藏在设备先进的地下书库内。我们查抄(拍)的《四库全书》部分是台湾文渊阁本,部分典籍则是真本。应该说是毋庸置疑的。

历史问题,还是让历史(典籍)来回答。下面,请看古代史书记载——

一、黄帝是人,是神(仙)?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二四七册中之《史记·正义》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四库全书》,清乾隆三十七年开馆纂修,纪昀等编撰。《史记》,西汉史马迁撰。是我第一部著名的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

《帝王世纪》晋·皇甫谧撰(皇甫谧,魏晋间医学家,著有《帝王世纪》等):

“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娇之女,与少典氏婚,故《国语》称焉。及神农氏之末,少典氏又娶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五月,生于寿邱,长于姬水,因以为姓。以土承火,位在中央,故曰黄帝。龙颜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邱,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与神农氏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力牧、常先、大鸿、神皇钜封直人镇。大山稽鬼臾区封胡甲等,或以为师,或以为将,分掌四方,各如已亲,故号曰黄帝。四日又使岐伯尝味百草,与医疗疾。今经方百草之书,咸出焉。其史仓颉又取象鸟变迹始作文字。史官之作盖自此始记其言行,策而藏之名曰契。黄帝已号帝鸿氏,或曰归藏氏,或曰帝轩。吹律定姓,有四妃,生二十五子,在位百年而崩,年一百一十岁。《御览七十九》:“黄帝垂衣裳,仓颉造文字,然后书契始作。《初学记》二十一:“居轩辕之邱,故因为名,得宝鼎与封禅,有景云之瑞,故以云纪官,为云师。以土德王。在位百年而崩,年一百一十岁。或言寿三百岁,故宰。我疑以问孔子,孔子曰:人赖其利,百年而崩,人畏其神,百年而亡,人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三百年。神农氏衰,黄帝修德振民,诸侯归之。黄帝于是扰训猛兽,与神农氏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又征诸侯,使力牧、神皇直讨蚩尤氏,擒之于涿廘之野,使应龙杀之于凶黎之邱,凡五十二战而天下服。或传以为仙,或言寿三百岁。

△《册府元龟》(《册府元龟》,类书名。宋真宗命王钦若、杨亿等辑。)第一册,帝王部总序·卷之一:

黄帝轩辕氏,少典之子。母曰附宝,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一号帝鸿氏,在位百年,百一十岁

△《四库全书》中《博物志》(笔记。西晋张华撰,十卷。)卷八·史补:

黄帝登仙,其臣左徹者削木象黄帝,诸侯以朝之,七年不还。左徹乃立颛顼,左徹亦仙去也。《博物志》卷九·杂说上:黄帝治天下,百年不死。民畏其神,百年以其数百年,故曰:黄帝三百年。”

《太平御览》卷七十九,皇部四(《太平御览》,类书名。宋太平兴国二年,太宗命李昉等十四人据北齐人所辑《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及其他类书编撰,共一千卷):

“《史记》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诸侯有不顺者,从而征之。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崆峒,登鸡头山。南至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斧山。而足于涿鹿之阿,迁徙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获宝鼎,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有士德之瑞,故号曰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为嫘祖,为正妃。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弱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竹书记年》卷上:(《竹书纪年》为战国魏之史书。因为书是竹简,后人名为《竹书纪年》,纪述夏、商、周三朝历史,共十多万字。

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

二十年,景云见以云纪官。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五十九年,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

《四库全书》第九五六册之《万姓统谱》·序:(《万姓统谱》类书名。《古今万姓统谱》简称,明万历中凌迪知辑。共一百四十卷):

黄帝有熊氏,继榆罔位,承炎帝火德,以土德王,故曰黄帝。轩辕国有熊,故号有熊氏。都涿鹿,在位一百年。寿三百岁。元妃西陵氏,有子二十五人,其得姓十有四人,别为十二姓。曰:祁、已、滕、咸、任、苟、嬉、姞、依、姬、酉”。

《四库全书》第一五八册之《列仙传提要》(《列仙传》书名。二卷。旧题汉刘向撰,后人断为伪托,当为东汉人所作。记赤松子等神话故事七十则。)

 “武帝好神仙,神仙家言并托之黄帝。《封禅书》载帝语;‘我若得如黄帝亲弃妻子如敝履耳’。迁以据古史著黄帝事实以言。黄帝亦人耳,非能乘云驾凤,长生不老,如彼言神仙者也

《史记·目录考证》:“黄帝者,号曰轩辕,能劾百神,朝而使之。弱而能言,圣而预知,知物之纪。自以为云师,有龙形。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至于卒”。

综上所述,黄帝生平已明:初为部落首领,通过几大战役,在发展生产中,使中华民族大融合、大发展。发明养蚕、衣裳、指南车、历数、宫室、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术等,是人类文明第一个奠基人。据于有任先生黄帝《功德记》考信:黄帝子孙蔓延祖国各地,所封之国有七十国。今日的汉、满、蒙、回、藏、苗、黎、朝鲜等五十六个民族,都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人文初祖。

二、黄帝谢世,何曰“崩”?

△《史记》云,“黄帝崩,葬桥山”。

△《竹书纪年》卷上:“一百年地裂,(黄)帝陟,帝王之崩,皆曰陟。《书称》,新陟王谓新崩也。帝以土德王,应地裂而崩葬

《帝王世纪》:“黄帝亦号帝鸿氏,或曰归藏氏,或曰帝轩。吹律定姓,有四妃,生二十五子,在位百年而崩,年一百一十岁”。

△《世纪一·御览》七十九:(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一百一十岁”。

△《太平御览》七十九:“黄帝崩,葬桥山”

△《列仙传提要》:(黄帝)自择亡日,于群臣辞,至于卒。还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唯剑舄在舄

△《初学记》卷二十一:(《初学记》,类书名。唐徐竖等辑。三十卷,分二十三部。取材于群经诸子、历代诗赋及唐初诸家作品。) (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一百一十岁。或言寿三百岁,故宰。我疑以问孔子,孔子曰:‘人赖其利,百年而崩,人畏其神,百年而亡,人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三百年

释义:《说文解字》,“崩”,是形声字,小篆从山,朋声。隶变楷书写作“崩”。《说文·山部》:“崩”,山坏也。从山,朋声。(崩,山土败坏塌裂。从山,朋声)。“崩”的本义为崩裂倒塌。如“山崩地裂”。引申泛指崩裂、倒塌。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葛亮《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黄帝死后,后人评述便沿用“崩”,以表崇敬之意。

三、黄帝葬地,何称冢?

《皇览》一卷《冢墓记》:“黄帝冢在小郡桥山”。《史记·集解卷·五帝本记》
    《四库全书》第五七三册之《水经注》卷七九:

(《水经注》,地理名著。北魏郦道元著,共四十卷。): “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风俗通》曰,陵者,天生自然者也,今王公坟垅称陵。《春秋》《左传》曰,南陵,夏后皋之墓也。《春秋说》题辞曰,丘者,墓也,冢者,种也,种墓也。罗倚于山,分卑尊之名者也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二四三册之《史记》卷一至三:《史记·目录考证》:

故五帝中独著黄帝之葬桥山。余并不书葬者,黄帝之死有冢可据也

《风土记》:阳周所有黄帝陵在子午山上,今冢存。

释义:《辞海》:冢,隆起的坟墓。如荒冢,丛冢。《周礼·春官·序言》:“冢人”,郑玄注:冢,封土丘垄,象冢而为之。贾公彦疏:“按,《尔雅》,山顶曰冢,故云象冢而为之”。又注“冢土,天事祀神之处”。《说文解字》:冢,是形声字。甲骨文像山崖下遮盖着一个动物。金文大致相同。小篆从 ,表示复盖,豖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冢”。《说文·分部》,冢,高坟也。从,豖声。(冢、高大的坟墓。从 ,豖声)。“冢”的本义为高大的山崖。如《诗·大雅·绵》,“乃立冢土,或丑攸行。《毛传》,冢,大;戎,大;丑,众也。冢土,大社也。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生,谓之宜,美大王之社,遂为大社也。《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崔崩”。引申为高大的坟。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水经注》,“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秦代以前,人们称黄帝的墓地为冢。也是“起大事,动大众,祭祀黄帝的地方”。

正宁县五顷塬乡内的五顷原与二顷塬结合的斜坡弯道岘子处,有一高大的古冢。古冢高60米,三面临谷,冢顶部原呈长方覆斗形,现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1500平方米――1800平方米。从土层形成看,动土层至少40米以上。当地老人说,这是上辈传下来的“仙人坟”,“先人坟”,史书则称为“黄帝冢”。

四、桥山,在哪里?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

“黄帝崩,葬桥山”。

△《帝王世纪》:(黄帝)凡五十战而天下服。或传以为仙,或言寿三百岁,葬于上郡阳周桥山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

“(汉武帝”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桥山。

△《读史方舆纪要》(清地理名著。顾祖禹编著,一百三十卷):

桥山,在县冶北,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自庆阳府境绵亘于延安西境,其南麓跨于县界。《志》云,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相传黄帝葬衣冠于此。汉武巡行朔方祭黄帝于桥山。王莽更名上陵畤也

△《子史钩沉·项羽本纪·正义》:

“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按:阳周,隋改罗川。《尔雅》曰山锐而高曰桥也”。

△《甘肃通志稿》卷六《舆地》六《山脉》一:“五掌山,分布正宁县东北;桥山,罗山分布正宁县东;抚琴山、云寂山分布正宁县南; 泰山、黎阳山分布正宁县东南”。

△《甘肃省全省新通志》卷二十九:

“黄帝葬桥山。《通鑑辑览》注:山在陕西西鄜州元中部县西北,亦曰子午山,接甘肃庆阳之正宁县界,黄帝陵在山上

△《嘉庆重修-统志》陵墓:

“黄帝陵,在正宁县东。《括地志》: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路史》(书名 ,南宋罗泌撰。四十七卷):(黄帝)葬上郡阳周之桥山。注:庆之华池西麓西濯道山,宁之东真宁东八十子午山也。《郡县志》云,陵在山上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七:

“子午山,县东五十里,亦曰子午岭,即桥也。沮水源出于此,亦谓之桥门,又名濯道山,一名鸡山,有乌鸡水出焉

《四库金书》第四六八册之《元和郡县志》(唐李吉甫撰。元和八年成书,四十卷)。卷三:“子午山,亦曰桥山。在县东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处”。

△清乾隆赵木植修《庆阳府志》:

“黄帝陵在罗川县城东子午山旁”。

△《四库全书》之《太平寰宇记(一)地理类(二)》:

“桥山,一名子午山,在县东八十里。黄帝冢在桥山上。《汉志》上郡阳周县桥山有黄帝冢。《皇览·冢墓记》:(三国魏文帝时王象、桓范、韦诞、缪袭等封勅所撰四十余部,八百余万字,供皇帝阅读,故称“皇览”。) “黄帝葬桥山”。

△《四库全书》之《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七十八:

“子午山,在合水县东五十里及宁州正宁县东,即桥山也。《魏书·地形志》:阳周县有桥山。《隋书·地理志》:罗川县有桥山。又,襄乐县有子午山。《元和志》:子午山,一日桥山,在真宁县东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明统志》:子午山在合水县五十里,一名桥山。南连耀州,北抵盐州,东接延安,绵亘八百余里。《正宁县志》:桥山在县东七十里,一名子午岭,亦谓之横岭。雕梁在县东九十里,亦桥山支峰。《通志》:山长千余里,北入大汉,南尽分山,其东水皆东南流,为延安界;其西水皆西南流,为庆阳界。直南直北皆随地异名

由此可见:桥山,即子午岭。又名子午山,横岭,鸡山等,“直南直北皆随地异名”。黄帝葬于桥山黄帝冢。

五、阳周,今是何地?

△《通典》卷一百七十三:(《通典》,唐杜佑撰。二百卷。是我国第一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专史。)

“宁州,今理安定县,夏之季公刘之邑,春秋时戎地,即义渠戎国。战国时属秦。始皇初为北地郡,汉为北地、上二郡地,后汉属北地、安定二郡地。魏晋未详。按:《晋史》云,自愍帝时其地没于刘聪郡,郡县之名不得知也。他皆类此。后置:献文帝置华州,孝文改为班州,后改为邠州,又改为豳州。西魏改为宁州,立嘉名也。后周分置赵兴郡,隋炀帝初,改宁州为豳州,寻废豳州,改赵兴郡为北地郡。大唐复置宁州,或为彭原郡。领县六:安定、罗川(汉阳周县,今县城是后魏为显州,隋改为罗川,天宝初改为真宁。有桥山,黄帝葬处)。彭原、襄乐、定平、丰义

《四库全书》史部《旧唐书》(原名《唐书》,因与欧阳修等撰新唐书区别,故称。后晋刘昫监修,作者张昭远,贾纬等。二百卷。)卷三十八地理一:“真宁,隋罗川县,天宝唐元年改为真宁”。

△《嘉庆重修一统志》九五:

“阳周故城,在正宁县北。汉置阳周。在今陕西延安府安定县界,后魏改置于此。《元和志》:正宁西北至宁州七十里,本汉阳周县地。后魏置泥阳惠涉二护宁。孝文太和十一年,复置阳周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罗川县。唐天宝元年,改为真宁。《唐书·地理志》:是年获玉真人像二十七,因更名。《寰宇记》:真宁县在宁州东南八十里。《明统志》:阳周城在真宁县北三十五里。《县志》:一名驰武城,汉阳周县及西魏置显州皆置此”。

泥阳故城,在宁州东南。汉初鄜商破章邯别将苏驵军于泥阳。《地理志》:县属北地郡,以在泥水阳而名。后汉末寄治冯翊,此城遂废。《魏志·地形志》:阳周县有泥阳城。《史记》(正义):泥阳故城在罗川县北三十一里。《元和志》:安定县,本汉泥阳县,今县理东南十五里泥阳故城是也。《九域志》:襄乐县有泥阳镇。《宁州志》有泥阳里,在宁州东五十里”。

△《四库全书》之《太于寰宇记·地理二》:

“元年复为宁州,元领县六,今五:安定、彭原、贞宁、襄乐、丰义,一县割出,定平入邠州”。

△《四库全书·太平寰宇记》卷九十至九十五:

“宁州,《汉书》曰:泥阳属北平郡。王莽曰,泥阴。应劭曰:泥水出郁郅北蛮中。《十道志》:后汉改泥阳为富平,后魏又改定平”。

△《汉书·五行志》第七中之下:(《汉书》,东汉班固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八十万字)。

“《汉·地理志》载:上郡,秦置。县二十三……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

△《汉·五行志》(《汉书》,东汉班固撰。)第七中一:“元封元年……还祠黄帝于桥山。应劭曰:在上郡阳周有黄帝冢”。

△《史记》卷八十二《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集解)徐广曰:属上郡阳周,宁州罗川县之邑也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七:

“真宁县,(宁)州百里,西北至府城二百里。汉上郡阳周县城,后魏置宜(泥)阳,惠涉二护军后为阳周县。隋改为罗川县,属宁州。唐天宝初,获玉真人像于此,因改真宁。今县城有奇编户二十一里,县今属府。

 “阳周城,县北三十五里。本秦县,属上郡。始皇死,胡亥矫诏赐蒙恬死,恬不肯死,使者以属吏系之阳周。《史记·陈余与章邯书》:蒙恬为秦将,北逐匈奴,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是也。太平真君二年,置赵兴郡治焉。西魏又治显州于此,治周郡俱废,隋开皇中并入罗川县

△《隋书》卷二十八(《隋书》,唐令孤德棻、长孙无忌监修。共八十五卷。由魏征、颜师古、孙颖达等撰。记载隋立国三十八的历史):“大业初置北地郡地。罗川,旧曰阳周,开皇中改焉,又西魏置显州,后周废,有桥山”。

△《子书钩沉·序略》《初学记·州郡部》:(《子史钩沉》,类《子史精华》,类书名。清圣祖时辑,一百六十卷,分三十部;《初学记》,类书名。清圣祖时辑,一百六十卷,分三十部。)“宁州罗川县东州东南七十里,汉阳周县”。

△《子书钩沉》《项羽本纪·正义》:“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按:阳周,隋改为罗川。《尔雅》(《尔雅》,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汉初学者缀组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今本十九篇。)曰:山锐而高曰桥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

△《甘肃通志稿》卷十五舆地十五古迹:

“隋罗川县,本汉阳周县地。后魏于此置泥阳。惠涉二护军后复置阳周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罗川,以罗水出罗山故名。唐天宝元年改为真宁

△《四库全书》第四七一册之《舆地广记》卷十四(《舆地广记》,北宋地理总志,欧阳忞编著,政和中成书,三十八卷。)“(下)真宁县,汉阳州(周)县,属上郡。东汉省之,后复置。西魏置显州,后周废焉,隋开元中改阳州(周)县为罗川县,属北地郡。唐属宁州,天宝元年获画真人像二十七,因改罗川县为真宁。有桥山,黄帝葬

《四库全书》第二六二册之《魏书》二:(《魏书》,文宣帝诏令魏收撰。平原王高隆之任总监。有帝纪十二篇,分为十四卷。“赵兴郡,真君二年置。领县五:阳周,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桥山黄帝冢。泥阳城,高平城,秋水。独乐、安定、赵安、高望

至此,阳周的建置沿改便十分清楚了,古雍州属地――泥阳(后魏)——显州(西魏)——(后周废)——阳周(前汉)阳周(后汉晋罢,后复置)——(罗川)(隋开皇十八年,589年)真宁(唐天宝元年,742年),正宁——(清乾隆元年), 1736年。)“有桥山,黄帝葬”。

六、黄帝冢,还有何佐证?

除古代典籍有确凿记载外,正宁黄帝冢还有很多硬件和软件的佐证。

佐证之一:

《四库全书》第四六八册之《元和郡县志》卷三:

“秦故道在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三七年向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

《四库全书》之《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七十八:

秦故道在襄乐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自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

秦故道,即秦直道。由陕西省咸阳淳化县西北的云阳直达内蒙古包头西的九原,全长900千米。现查明,正从黄帝冢前经过。“(秦始皇)上北巡朔方,还祭黄帝冢桥山。正经此道。

佐证之二:现存正宁县博物馆内的宋真宗赵恒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正月十日重修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碑文内容详记“兹县据罗川之上游,实彭原之属邑。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幽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真灵之翔集,禛祺之所保绥”。正宁是“有熊得道之乡,且能“轩丘(黄帝冢)在望,不是记述得十分清楚么”?

佐证之三:宋《祖庆墓志》碑,碑文中记述,墓主“定(王定)越(于)熙宁(宋神宗年号)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载灵柩葬于阳周县永宁乡”,说明宋时人们还习惯把真宁称曾命名过的阳周县。

佐记之四:《甘肃全省新通志》卷二十九:“黄帝庙在县(罗川)东”。《甘肃通志稿》卷十五舆地十五古迹及《正宁县志》记载,黄帝庙,在县东。老辈都记得罗川城东有黄帝庙,一直香火旺盛。

佐证之五:《甘肃通志》卷七载,历代都有文人墨客题咏黄帝、黄帝冢的诗。如曹子建、杜牧、强晟、李梦阳、李文中、折遇兰等,诗略。《正宁县志》也有记载。说明这些诗家是面对黄帝冢即景抒怀,有感而发,不是空穴来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佐证之六:《四库全书》之《明一统志》卷三十六,《甘肃通志稿》卷《舆地》六山脉一,还记述了知名景点“五柞亭”、 “罗山”、“抚琴山”、“云寂山”,“泰山”,“黎阳山”,名人“名宦秦蒙恬”,“上古岐伯”景清、赵邦清等。岐伯黄帝师,黄帝名臣,医学鼻祖。安化(今庆城县)人,与黄帝论医,有《黄帝内经》等传世。是黄帝于这一带生活中留下的宝贵财富。

佐证之七:正宁罗川宫家川一带墓葬中出土大量的仰韶文化:50多件敛口圆底体、敛口小平底盆、细颈壶、葫芦瓶、尖底瓶、敛口小平底盆、罐等器皿。如人面纹尖底葫芦彩陶瓶,研究价值极高,是国家一级文物。这些文物及文化遗址,说明黄帝时代就在这一带生存、繁衍,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

     证之八:正宁遗存丰富的已沁入人们血脉中的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事象,很多以属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香包,民间传说故事等。香包、剪纸中反映的节日文化、葫芦文化、十二生肖文化、香道文化、图腾文化、生殖崇拜文化等,而剪纸(香包)“抓髻娃娃”则再现了黄帝族族徵,是黄帝文化生动的遗存。

    (作者为诗人、民俗研究员,正宁县《黄帝文化》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