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农家书屋现状堪忧 部分书屋过半图书需下架

2015-10-12 08:54:10   来源:西部三农网   浏览量:

       央广网北京10月11日消息(记者刘瑜颖)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老百姓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正在转变和丰富着,其中图书室和图书馆的存在是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早在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发出了《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

  据统计,截至2012年8月底,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了“农家书屋村村有”的任务。全国共建成达到统一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00449家,投入资金180多亿元,共计配送图书9.4亿册。到目前为止,基层书屋也达到9万多家。

  大笔投入建成的农家书屋在村民的生活中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是否是农村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带着疑问,记者来到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进行走访。

  湖北省黄梅县停前镇童寨村的农家书屋,今年九月下旬,记者在傍晚时分来到这里的时候,屋里空无一人,在近1小时的采访中也没有碰到村民。潘树牛是村里的村委委员,也是农村网格管理员还是农家书屋管理员。他说,村民到这里看书一般是在上午:

  潘树牛:一般是早上吃完早饭送小孩上学了,有的一两个小时,有的来的多,有的来的少。

  黄梅县从2008年开始建设农家书屋,直到2011年全县526个书屋全部建成,潘树牛所在的童寨村是在2009年完成书屋建设的,这些年来潘树牛看着书屋改变,但让他担忧的是书屋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一直没有改变,没有专职人员没有专项支出,管理人员一直由当地村干部兼职,农村书屋的服务质量一直不高。

  潘树牛:服务不好,条件不好,别人想来看书,你不在这儿,想来看书没条件,没办法,上面没有这块投入。条件好了服务跟上来了,大家就来了。当你来了有茶水,有人开门,再有他来了你建议他看什么书,推荐给他,这也是服务。

  潘树牛所在停前镇镇文化站长钱晓华告诉记者,全镇22间农村书屋,每间配有一名管理员,其中20名图书管理员都是兼职的,几乎都由村里的妇女主任来担任,一年到头没有报酬。一方面管理员没有报酬,另外一方面从2009年建立书屋以来,书本就没有怎么更新了,只有一部分报刊杂志在更新,当时配置的1500本书目前仍然存放在各村的书架上。

  钱晓华:这个工程本身是很好的惠民工程,只是政策上还没有跟上来,第一是品种还不很齐全,第二版本比较老,都是过去的书籍,比较老,有些科技类书已经跟不上新形势了。

  据管理员描述书屋里几乎有一半书需要下架,村民们把想要看的书都看过了,没有新的书籍就没有吸引力,同时过时的图书已经被淘汰,村民们也不愿意看了。此外,全县526个村配置的1500册图书完全相同,图书同质化严重,村民们希望书本更能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是统一标配。村民李燕:

  李燕:有些不实用,应该根据到下面切实的考察一下,应该根据村民需要什么类型的,调查一下,妇女需要看什么样的书比较多,分类一下,你自己看有些书从来都没有借过。

  黄梅县共有16个乡镇,519个行政村,人最多的有4、5千人,少的有5、6百人,每个村都配一个图书屋,每个书屋都由1500册图书,在黄梅县黄梅镇文化站站长郭定新看来,这是不合理的,没有形成资源合理利用。

  郭定新:极端的不平衡,布局不平衡,设置不合理,一村一个有几个问题,两三百人的村子也是1500册,多一点的两万多人的也是1500册,需要量大,有的1500册在那儿睡觉,有的1500册一会儿就完了,其他人没机会看。

  图书种类同质化、分配不合理化是当前黄梅县大多数农家书屋面临的问题,文化站长李某说在他看来,想要解决当前资源分配不均的困局就要把各村文化书屋整合起来,一村一个显得有些浪费和不实用,而且当前所有文化书屋都设在了村委会里,有的是10-20平米的小房间,有的是把书架直接放在会议室里,没有单独的图书屋。钱晓华认为应该按照地理环境,人员居住情况把相应的书屋整合,这样将更能吸引读者。

  钱晓华:联办,联合附近的村把书屋弄大,根据地理条件,既能集中,又方便了群众,我们停前镇22个农家书屋搞8个就够了。有些书一样有些不一样,甲村的书和乙村的书有区别。搞大了,专业的管理员,集中了还可以搞一些科技辅导。丰富多彩了,观众就多了。

  目前,新媒体发展很快,对于纸质图书农村地区到底还有没有需求,这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除了农家书屋之外,记者还走访了黄梅县图书馆。在那里,记者碰到了正在看报的张耀清,今年74岁的他是黄梅县黄梅镇茨林村的村民,原来是当地中学的校长退休后的他坚持每天来图书馆看书看报,一待就是大半天,和他一样的还有其他6、7个老年人:

  记者:您为什么不去图书屋看要来这儿看?

  张耀清:这里方便些,他每天按时开关,开放,按时上下班,乡村图书管理员他没有这么规律,有时候去了没人,第二个是这里报刊杂志多,乡镇里没有那么多,

  记者:那书屋里的书您想看吗?

  张耀清:看的很少,他大多是农技方面的,我没搞农业,我是退休教师。

  应该看到,对于纸质书籍,虽然需求量减少,但是只要适合农民需要,还是有一定的市场。据了解,我国将继续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推动工程项目、资金、进度、质量等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建、管、用”长效机制。如何才能使农民长期受益?黄梅县文化局局长刘再琼谈起当前农村书屋所面临的现状,她说如何更好的把整合完成的综合性书屋全方位推向大众是使书屋焕发活力的关键。

  刘再琼:改进以后图书量要增大,然后把它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图书室,前几年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把农村书屋和试点办学校还有留守儿童活动室和老年聊天室结合在一起发挥它的作用。现在农村书屋都是建在村委会里面,如果把书屋放在农家超市还有卫生室里面,这里人员流动比较大,目前有些乡镇在尝试,把架子搬到超市或者卫生室里。【责任编辑: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