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认为,农村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文化消费市场的迅速扩张、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因素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现实的可行性。而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农村文化产业必须承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经济生产方式、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保护农村民间文化遗产等功能。由于与城市文化产业存在着资源上、行业成熟程度上的差别,因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走一条结合自身资源、不断创新、注重村民参与、注重服务社会的道路。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定位;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的观点源于20世纪30—40年代,是由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联合撰写的文章《文化产业》中首次使用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日本和韩国先后致力于发展文化产业。一般而言,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国家统计局将以下8类列为“文化产业”的范围:(1)新闻服务;(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4)文化艺术服务;(5)网络文化服务;(6)文化休闲娱乐服务;(7琪他文化服务;(8)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服务。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产业研究成为学界新的热点问题。与此相适应的是有关农村文化产业问题的研究也随之兴起。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及对策上。潘鲁生、沈成宏等人从农村文化产业与科学发展观、保护农村文化生态、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系等方面强调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性。⑴韩海浪、李新市、李秀芳等人则指出,应该资源、市场、人才、政策、资金等方面加速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W然而,问题在于,农村到底有无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所担负的功能是什么?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如何?从目前看,学界对于这些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研究。
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起点
研究农村文化产业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农村到底有无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至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340亿元。应该看到的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不平衡性。从总体来说,文化产业多集中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农村与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即使是东部的城市,文化产业要在短期内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也是比较困难的。笔者近期内在苏南某市调研时,有关人员坦言,就目前该帀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而言2010年要达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的目标是很难实现。在苏北情况就更为显著,据介绍,除了传统的旅游景点与报纸、出版外,几乎没有文化产业。在城市文化产业尚属起步阶段的中国来说,探讨农村文化产业也许是一个超前的话题。
对此,有学者就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逐步加快了文化产品商品化的步伐,不过,严格来说,农村文化产品生产还远远不能成为一个产业,只是部分产品商品化。文化生产的规模、品味、效益,文化生产的生产、储存、流通、销售等社会分工,科学研究、结构体系、循环链条、集团运作等尚未建立起来,有些农村没有文化特色,无法发展文化产业,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农村文化产业是尴尬的不合时宜的。〔4〕对江苏文化产业的调查显示,农村文化产业目前已经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并且逐渐形成了“民间自发型文化产业”和“政府推动型文化产业”这两股齐头并进的力量。产业的民办特色显著,市场气息浓厚,产品也多以民间文化作为原材料。但农村文化产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不仅企业较少,规模不大,经济效益也不高。〔5〕
如果说产业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及其可替代品域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的话,那么,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确实还不存在严格意义上文化产业。但是,农村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能性。
首先,从农村本身来看,文化资源的底藴深厚、丰富多彩,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市场空间和前景。以江苏为例,昆曲和苏州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里、周庄等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约占全国1/3有30多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居全国首位。园林、古镇、古城、太湖、花果山、温泉滩涂湿地资源等都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利用的资源。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人口生活在农村,在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中,蕴藏着古朴、醇厚、绚丽多姿的历史传统和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传统的建筑、服饰、语言、节日、饮食、婚俗、歌舞,数量众多,风格各异,保存完好,多彩多姿,成为民族文化的大千世界。从全国已有的情况看,农村文化产品正在逐步走上市场。剪纸、皮影、布艺、刺绣、编织、泥塑胸瓷)、农民画、麦秆画都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有些地方农村农民自发走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河南宝丰县是全国著名的“曲艺之乡、魔术之乡。”近年来,全县有近5万人从事演艺业经营。2005年底,全县此项收入高达7.7亿元,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6〕
其次,农民收入的增长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农村文化消费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6.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55%〔7〕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在4150亿元左右。按照《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消费总量将为4685亿元左右。这就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消费市场支撑。
最后,政府的重视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2005年底,中央发布了《进一步发展农村文化的意见》提出要继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注意开放农村文化市场。200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2006年9月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则进一步提出,“鼓励发展城镇中小型特色书店、专业书店、社区书店和网络书店。重点发展农村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发行网点、代销点和租赁点,鼓励各种资本投入农村出版物发行,拓展农村出版物市场。”“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市场。制定扶持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政策,简化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民营文化企业的登记审核程序。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等,扶持民间剧团的发展。鼓励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支持农村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文化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定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是解决农村问题,是从农村的角度来全面审视和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然而,零点调查发布的《2005年度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显示,文化娱乐设施和资源在我国农村地区极度匮乏,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在农村普及率仅为59%,90.3%的农村居民表示当地没有任何可供借阅图书或音像的公共图书馆。张传玉等人在湖北、安徽两省的调查显示,农民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视,多数文化站已经名存实亡,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稀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包括政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基层单位经费紧张,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文化人才等方面。结果是,农民想看文艺节目、电影、图书等都很难,农村文化艺术教育基本上处于冰冻阶段。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原有民俗文化活动在萎缩,有些民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已经消失。例如,20世纪70—80年代,农村中盛行的划旱船、踩高翘、集体看电影等活动、90年代的乡村乐队、家庭卡拉OK如今都已销声匿迹。更令人担忧的是,农民信教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民祭祖的规格越来越高、地下六合彩在农村泛滥,赌博之风盛行,封建迷信有重新抬头的趋势。
农村文化的现状就注定了农村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必然同时具有经济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功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划分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理论界认为,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在我国合法化过程的结束”。文化产业被国家正式承认,并明确与文化事业分开,意味着对文化产业运用产业化手段创作和传播文化功能的肯定。但是,我国的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具有文化事业的基本功能。对它的基本要求仍然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通过市场实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济价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绝大部分都要进入市场,遵循市场规则,通过商品交换,转化为群众的消费。只有把文化产品变成商品,变为广大群众的消费,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的宣传教育功能,强化它的意识形态属性,达到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目的。所以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是紧密相连的,占领市场和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是统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致的。萨缪尔逊认为,“市场不是理想的,存在着市场失灵”。单纯强调市场的作用,可能导致文化产品脱离农村的实际,而单纯强调公共服务的问题,可能导致文化建设难以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文化产业肩负着解决农民文化活动偏少、文化消费单一的重任,因此,其发展应该是首先保证社会性,再考虑经济性。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需求,缓解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由于资金等问题,导致文化消费、文化活动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一些早先投资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由于后续资金的问题而难以维持。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将有利于农村现有文化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利用,同时,也为村民的文化活动提供场所,为文化消费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应该是更好地保护农村民间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简单的“拆旧村建新房”,这样不但会使各类文化遗产遭到破坏,还会丧失农村特有的风貌,切断农村的传统文脉,阻断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因此,丰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内涵,必须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农村民间文化遗产包括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财是出:“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但是,遗产保护中面临的共同困难就是资金不足,缺乏延续性的问题。把保护民间文化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才能实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
中国文化产业有不同于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农村文化产业有不同于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农村文化产业绝对不能成为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复制、照搬。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选择与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现状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探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其于城市文化产业的区别。
农村与城市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有着很大不同。从目前来看,新闻、出版、广电、网络、广告、会展等文化产业部门大都集中在城市,农村的优势是其具有农村特色的自然资源与生活风俗。同时,相对城市而言,农村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科技化程度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还远未形成。大多数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规模较小。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仍处于自生自灭阶段,缺乏统一规划,农村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大多属个体私营,资产少,规模小,在文化产业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环节上,呈现出分散的、手工作坊式的特点。这些都就决定着农村文化产业必然是与城市不同的发展道路。
首先,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政府扶持的道路。文化政策是文化产业存在的制度基础,也是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由于基础薄弱,发展程度低,单纯以市场为调节,农村文化产业难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加以引导、扶助和支持,包括增加投入,在资金、土地、房屋建筑使用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与引导民营机构参与,帮助农村文化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壮大。同时,政府部门应该防止在急于发展文化产业时出现缺乏规划和论证,盲目开发,甚至破坏性开发的情况,也应该防止一刀切、一哄而上的“大跃进”式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尊重当地的基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
其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也是一条自身资源创新的道路。发展文化产业和发展其他产业一样,离不开资源,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应该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艺术、园林艺术、民俗风情、风味餐饮、古镇风貌、文化遗址等,保持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这些资源不仅具有深刻的精神价值,而且还蕴含重要的经济价值。我们应该对这些资源盘点梳理,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艺术加工,在加工转化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化改造,通过深入发掘其中的经济价值,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再其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还必然是一条农民积极参与的道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实现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调动农民自身积极性,文化建设必须与农民发展经济,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只有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农村文化产业才有生命力,因此,农村文化产业必须坚持国办、民办并举,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应该既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参与者。在政府制定相关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有农民的参与,在市场经济的博弈中,必须有农民的身影。
文化是社会的血液和灵魂,农村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目前,我国农村文化正处于“文化矛盾凸显期”和“文化发展战略机遇期”,应整合各种资源,利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走出农村文化的冲突困境,构建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实现农村文化现代化。在此进程中,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方式,不仅可以为农村文化的发展进行资源的原创性变革,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方式的转变,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责任编辑:格全)
注:
〔1〕潘鲁生:《保护农村文化生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120-121页;沈成宏:《关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探索》《社会纵横》,2006年第10期,第52—52页。
〔2〕李秀芳:《新形势下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的形势与出路》《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第49一50页;李新市:《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第87—88页。
〔3〕舒晴:《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改革报》
〔4〕孙金荣:《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山东
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第131页。
〔5〕韩海浪:《农村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31期,第325页。
〔6〕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关于“宝丰文化现象”的思考》《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7年第5期,第112页。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2月28日。
〔8〕张传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文化现状——来自两省一市三县的实地调查》,《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年第4期,第83—85页。
〔9〕潘鲁生:《保护农村文化生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120—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