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昨天,全国农业保险信息管理平台一期系统全面上线。所有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已全部接入该平台,初步实现全国范围内对中央财政补贴型种植业保险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自2007年中央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服务“三农”能力显著增强。
但是,我国农业保险底子薄,基础数据管理体系薄弱,制约了农业保险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功能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主任田辉指出,这一平台的上线,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农业保险数据收集难的问题。
田辉:它属于农业保险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现在这个农业保险发展到现在的这个阶段,虽然有很多成就,但是也有很多问题。比如说,理赔定价方面,它得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上,现在的这个数据要求挺多的。而且在理赔的过程中可能也需要一些数据,不管是定价的多样性也好,还是最后理赔的分析,甚至包括处理一些道德风险的问题,都需要数据。但是原来的数据特别分散,一般分散在不同的保险公司手中,或者各个地方手中。现在努力集成,把分散在各个行业的数据集中在一起,目的就是为了共享。
全国农险平台是为落实《农业保险条例》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实现农业保险信息共享,支持我国农业保险科学化、规范化经营而建立的行业性公共平台。按照总体规划,全国农险平台一期主要归集中央财政补贴的各类种植险业务数据。
今后,全国农险平台还将进一步拓宽行业内的数据归集范围,不断丰富系统功能,并积极引进各类外部数据,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服务和业务支持。田辉指出,未来这一平台将会在保费定价和险种创新方面发挥作用。
田辉:可能想对以后的保费定价这方面做一点事情。现在的定价不是完全的风险的定价,没有完全反映现在市场的真实情况,比如地方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确定,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受地方政府的影响。因为补贴是建立在保费的基础上,所以数据集成使得定价更科学,更能够反应真实的情况,也有助于财政政策的补贴的绩效的评价更容易地实施。从定价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好处。这个数据平台可能是一个分阶段的过程,现在是把一些主要的种植业的中央级的险种纳进去,慢慢地把所有的农业品种纳进去。以后有些新型种的开发,可能也需要依赖这个平台,比如一些价格保险之类的新险种,可能也会利用这个平台做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