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精准扶贫“:岂能象撒胡椒面一样一蹴而就

2015-11-24 17:56:15   来源:西北在线   浏览量:

    西部三农网讯(西北在线记者 惠志文)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黄龙县圪台乡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率先实现2015年全面脱贫目标,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到户表”信息残缺、无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和帮扶责任人无联系方式等“掩饰”的背后,帮扶责任人给精准扶贫户送去一袋面、一袋米、一桶油,或一个书包、一盒文具算是“精准扶贫”。近日黄龙县部分群众向本报反映称。
 
    记者赴黄龙县圪台乡调查了解到,一些收入超标准的人员被乡政府审核通过,一些帮扶责任人并未切合实际认定,而是采用残疾、孤寡、有病、上学等其他标准来认定。同时存在信息虚假、空白、冒名顶替、莫名被成扶贫户及“承诺”和帮扶“两张皮”等问题。
 
    据走访调查,马场村的余某说,自己供了两个大学生,一个今年已毕业,一个在读,财政系统一干部承诺“申请助学金,提供低保”,可只是给过一箱方便面、一盒花生奶,别无其他帮扶。记者根据贫困户识别表电话联系该村冯某,而接听电话的村民却是马某,说冯某并不贫困。帮扶干部说给自己“帮助申请大病救助”可只是开学初给了孩子一个书包和文具。
 
    新民街村民霍某和李某说财政系统一干部说给自己“社会帮助和低保救助”可实际在开学初只给过书包、文具。霍某说自己原本就是低保户,不是干部帮扶解决的低保,何必“献殷勤”。李某某随在县林业系统工作的儿子在城里住,并不是二级残疾,可也是精准扶贫对象。
当记者联系梁湾村刘某,接听电话的并非此人,“不是这儿的人,不知道什么精准扶贫。”
 
    分界村的王某几年前一直搞养殖,现养土鸡100余只,乡村雁30余只,“自己突然被成为‘精准扶贫帮扶户’,总以为给予产业、资金等大力帮扶,可谁知帮扶干部总共给过两袋饲料,再没有其他帮扶。”记者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到户表”看到“发展养鸡、乡村雁,规模达到1000只以上”。
 
    长村松树洼肖某原本一直养殖中蜂,现也被戴上“精准扶贫帮扶户”光环,而并未受到帮扶。记者联系到长村李某,他说自己不是帮扶对象,在外地居住打工。联系王某,也说不是本人,不知道什么精准扶贫。                                                      
 
    焦石科村的高某说,把自己定为残疾、生病,可啥也没有给过。
 
    记者电话联系管坡村精准扶贫户王子江,蹊跷的是接听电话的说“打错了,这里是圪台乡政府”。接着又联系精准扶贫户张文俊,接听电话的竟然是子长县一女士。
 
    苜渠村陈某在韩城一投资商保底情况下种大田蔬菜2亩,莫名被成一干部的帮扶对象,他说,“其实也没有帮过啥。”
 
    砖庙梁村郭某和九龙泉村王某,是乡党委某人帮扶,但电话始终无法接通,真不敢想象日常如何联系、落实、帮扶责任。
 
    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新的一项创举,要求更高的同时,也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遵守“县级指导、乡镇落实、群众主体、全民参与”的原则,做到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全域推进精准扶贫,实现同步小康目标。
 
    黄龙县圪台乡如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率先实现脱贫目标的实施意见》要求,明“确”帮扶对象,精准职责,创 “新”帮扶模式,精准施策,做到“人对人”、“点对点”、“面对面”的帮扶?如何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方略实施?在精准扶贫上不是扶“志”、扶“技”、扶“业”、扶“主体地位”,而是将“帮扶”变为“救济”,变为“应付”。百姓需求的是扶真贫、真扶贫,而非为盲目全面脱贫被“愚弄”走过场。
 
    圪台乡党委书记李世权表示,圪台乡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做了大量的相当辛苦的工作,在黄龙县做的是最好的。媒体要报道好的一面,不是挑刺儿找问题的。 【责任编辑: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