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大邱庄:凤凰涅槃再求发展

2015-09-28 08:54:39   来源:央广网   浏览量:

       央广网北京9月27日消息(记者李鑫)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在新中国农村的发展历史上,乡镇企业曾经是一个响当当的名词。在1987年,乡镇企业二、三产业产值达到3472亿元,这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15%,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这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天津大邱庄等一批村庄因此闻名全国,禹作敏等带头人也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企业家。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进入新世纪,乡镇企业这个名词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年轰轰烈烈的乡镇企业逐渐位人们所淡忘。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城镇化的发展逐步加快,乡镇企业所特有的财富创造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再次为人们所关注。乡镇企业能否再创辉煌,能否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当中再次体现自己的作用?

  2015年国庆前夕,记者来到了天津静海县大邱庄,这里马路整洁、商店,农贸市场十分繁荣,唯一与其他地区有所区别的是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钢铁企业,以及工厂里面不时传出的机器加工的声音。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在大邱庄成立,是中国民营500强,公司运营管理中心总监张松明说,钢铁企业,目前面临的大环境不可回避,但是十几年来,他们公司一直处于上升期。

  张松明:第一年做了1.16万吨,在2009年的时候突破了400万吨,到2014年我们就突破了900万吨,从2011年开始,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还有2010年五年的时间,每年都要增加百万吨级的量,15年现在看没有大的问题的话,实现千万吨没问题。

  有的人说,中国农村改革30多年,大邱庄是一面镜子,因为它有着从一贫如洗到一鸣惊人,从巅峰到跌落谷底,从失落到绝地逢生的经历,这样的经历跌宕起伏,也是中国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兴起、发展、变革的一个缩影。

  1978年,刚刚改革开放,大邱庄党支部书记禹作敏利用机会,办起了钢铁厂,当年就赚了17万元,成了大邱庄的发家工厂。大邱庄再以滚雪球办法,由一个厂变成4个厂。整个80年代,大邱庄的雪球越滚越大,到了1991年,大邱庄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比1978年增长1300倍,公共积累4.8亿元。1992年,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里,大邱庄是社会总产值、人均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连年稳居第一位的“中国首富村”。

  但是到了1993年,大邱庄的发展遇到重大变故,党支部书记禹作敏因刑事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大邱庄突然从巅峰跌落下来,乡镇企业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作为当时的经历者,现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运营中心总监张松明说,当时大家很迷茫。

  张松明:当时原有的集体企业,多是处于停产的状态,处于荒芜的状态。那个过程大家是比较迷茫的,因为需要生活么,大家都在积极想办法。

  除了突然失去带头人之外,乡镇企业的集体所有制形式也是给大家带来迷茫的一个重要因素。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人问禹作敏,大邱庄几十亿的资产都是谁的,禹作敏想了想说,也可以说都是我的。集体所有制产权不明,缺乏约束机制,也是导致禹作敏自我膨胀的重要原因。

  从1997年开始,大邱庄对企业产权进行改革。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集体资产退出,企业产权到人,从而使大邱庄的企业由集体变民营,产权由虚有变实有,投资主体由一元变多元。大邱庄企业的改制,张松明印象深刻。

  张松明:政府给了启动的思路,你不改制,你的企业就待在原地不动了,只有向坏的方面发展,当时的思路是,用转制的机会,鼓励当时还想创业的人,接下原有的摊子,盘活当时的企业。

  后禹作敏时代,大邱庄的乡镇企业逐步变成了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产权逐步明晰,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从集体乡镇企业到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是乡镇企业的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仿佛更加名正言顺。大邱庄镇党委书记杨广才:

  杨广才:目前我们的民营企业有2600多家,其中生产型的企业650多家,贸易型的企业有2000多家,由原来的乡镇企业,或者叫集体经济、集体企业,逐步发展到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而且是民营企业比较活跃的地区或者地带。

  由于改制的成功,虽然没有了带头人,大邱庄的企业仍然继续得到发展。目前大邱庄的民营企业有2600多家,其钢材产量约占天津市的三分之一,焊管加工能力近千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五分之一,几十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大邱庄仍旧是中国钢材生产的重镇。现在唯一让这些企业感到日子难过的是,新常态下,钢铁全行业不景气,让他们的融资发展也有些困难。大邱庄镇党委书记杨广才:

  杨广才:我们搞得实际上是基础制品和钢铁加工业,不是纯钢铁行业,但是在资金问题上尤其是一些金融部门、银行,一提钢铁加工,一提基础制品,他都以为是钢铁行业了,所以说也有在宏观政策调控下的一些限制,使目前的资金、企业发展的资金,也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

  搞了几十年钢铁的大邱庄也在寻求突破。大邱庄兴顺达钢管有限公司,以前只能生产旋耕机上的一个部件,通过研发,现在他们已有能力生产整个旋耕机,公司总经理李纪军介绍,转型的过程,风险与机遇并存。

  记者:民营企业转型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李纪军:就是适应市场,只有适应市场了企业才能够生存,就是市场的竞争力。

  记者:作为创业者和公司领头人,您觉得未来发展会怎么样?

  李纪军:在国家大的形势下,我们的企业找到了发展的方向,顺应国家的号召,我觉得往后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

  李纪军表示,民营企业的转型,机遇在于对国家政策的把握,在于大环境下的及时调整,民营企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李纪军:民营企业也是小型企业,优势就是船小掉头快,掌握的方向就是响应国家政策,适应市场。

  在共和国农业历史中,乡镇企业对于发展乡镇经济、带动就业、增加人民收入起到过巨大历史作用,也产生了一些明星企业家。但是这些乡镇企业并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并不意味着乡镇企业的消失,而是变成了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之后,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再次出现在我们身边。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在大邱庄我们看到了乡镇企业前世今生的最佳样本。

  大邱庄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地方。记者李鑫采访之后就有很多感触:

  李鑫:我是记者李鑫。现在的大邱庄是个什么样子?我的感受是,大邱庄还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这里处处有着商业的气息,街道两旁布满了企业,企业里不时传来轧钢的声音,各小区企业门前停满了车,卖水果的商贩都知道一斤钢管多少钱,在采访中,我也见到了好几位民营企业的老板,他们身上洋溢着对未来的自信,这样的地方,怎么能不特殊呢。

  弹指一挥间,曾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明星村,被广为宣传的大邱庄神话,如今已经过去二十多年。新一代的大邱庄人,对于那段历史和那个人的了解,多是停留在“长辈说”或那些有限的遗迹上。我在街上和有些岁数的人攀谈,回望那段由辉煌急转衰落的历史,现在的大邱庄人,已经有了一份平和释然的心态,毕竟,当年乌托邦般的辉煌只属于过去,人们似乎更愿意聊聊如今的大邱庄,这座以钢铁加工起家的村镇,现在已经取得了钢材产量占天津市同行业的1/3,焊管加工能力占全国同行业1/5的新成绩,2015年,天津市政府提出利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万家企业转型升级,大邱庄镇被命名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示范基地”。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淘汰落后机制已经不再是新话题。面对信贷收紧、市场低迷的实际困难,现在的大邱庄镇,需要破解的,是产业转型升级道路上的一道又一道难题。

  对于大邱庄来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前的那些岁月,无论辉煌还是蹉跎,都已经成为历史,把握住现在,才是最好的选择。【责任编辑: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