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购物天堂”美誉的香港,近来接二连三有游客利益遭侵害,甚至有游客身亡的极端事件。香港旅游业的现状到底如何?“宰客”行为频发是什么原因?监管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怎样?
“宰客率”仅为万分之零点七,个案不能代表整体旅游环境
据统计,2014年,香港各旅游相关机构共收到内地旅客投诉约3000宗,包括来自旅游发展局、旅游业议会、香港海关和消费者委员会等。
在香港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思荣看来,3000宗投诉数字看起来不小,但也不能单凭此数字作出对香港城市形象的负面评价。他认为,关键还要看“宰客率”。
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的统计数字,内地访港旅客由2004年的1200多万人次、占整体访港旅客一半,跃升到2014年的4720万、占比77%。由于内地旅客数量巨大,所以总体上香港“宰客”比例其实很小,“宰客率”约万分之零点七。
姚思荣说,“香港作为一个开放的城市,虽然已有健全的法律来约束和监管旅游业,却不可能完全禁止所有商业犯罪行为”。
香港海关助理关长何仕景对此表示认同。单从数字来看,“宰客”行为并没有越来越猖狂的迹象,个案并不能代表香港的整体旅游环境。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也认为,“内地出境旅游的市场十分庞大,其中大部分赴港的都是高质量的旅行团,但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中,难免会有些浑水摸鱼的不法之徒”,利用超低价,甚至“零负团费”吸客报团,然后通过旅客购物消费收回成本,赚取利润。
实施的成效如何?董耀中提供的近3年的数据显示,2013年旅议会接获内地旅客投诉共347宗,最终对旅行社作出处罚61宗、对导游作出处罚13宗;2014年接获投诉共275宗,旅行社处罚130宗、导游处罚54宗;2015年截至9月底,接获投诉共194宗,旅行社处罚69宗、导游处罚19宗。
另一个可以对付不法商家的机构,是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包括调解消费者购物矛盾、教育旅客做“精明消费者”和检举不法商家等,但没有执法权力,也不能进行巡查工作。
遇开口说低价、付款收高价的情况,旅客可向海关投诉
团体旅客有旅议会做后盾,个人游旅客遭遇类似“药房陷阱”等“宰客”行为,又该向谁求助?
香港海关无疑是首选。在处理旅客遭遇店铺非法营商手段的个案中,海关是最有效的执法机关之一,其执法依据,则是为不法商家“度身订造”的《商品说明条例》。
海关助理关长何仕景向记者介绍说,2013年7月,《商品说明条例》在立法会通过后全面执行。条例禁止店铺对消费者作出某些不良经商手法,包括误导性遗漏、作出虚假商品说明、具威吓性的营业行为及不当地接收付款等。
他提供的数据显示,条例施行以来,海关共接获与店铺不良营商手法有关的投诉个案1333宗,其中检控168宗,成功定罪145宗;投诉个案中,来自内地旅客的投诉约为100宗,占比7%至8%。以周计算,海关平均每周处理11宗投诉,检控1至2宗,成功定罪1至2宗。
旅游业的监管需要大家共同的力量,不仅需要地方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和监管。也需要游客自己的警惕和慎重选择正规的旅游公司。 (来源:人民网)
【责编:格全】
【编辑:王田乐 董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