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华夏传媒网今日头条

走进贵州山区:谁来保护即将逝去的乡村文化

2015-08-21 12:25:48   来源:央广网   浏览量:

编者按:贵州的侗族大歌,是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非遗项目,而随着外来文化和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逐渐消失,一些著名侗族大歌歌手、歌师已年过古稀,年轻人学习唱歌的更少,侗族大歌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境地。

  除了侗族大歌之外,在贵州侗族的聚居地,其他的传统文化习俗也正在慢慢消失。不过,当地的一些年轻人正在自发的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力量保卫民族文化,保卫即将逝去的乡土传统。

  央广网北京8月21日消息(记者何鹏)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贵州黎平县肇兴镇有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侗乡第一寨”说的就是这里。

  这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自然合声是侗族大歌,它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前,侗族妇女总会在茶余饭后聚在一起,唱歌、聊天。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所有的一切都是用歌来传递,他们习俗是老人教歌,小孩学歌,年轻人唱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年轻人离开侗寨,唱歌的人现在却越来越少了。

  同样将要消逝的,还有侗族人千百年来日常的老物件。

  陈刚的“聚古楼”占地不大,但是店内琳琅满目的民族文化商品,让这个小店虽然身居寨子的深处,但却异常的醒目。

  这是陈刚在肇兴侗寨里的第三家“聚古楼”,今年年初刚刚开业,一层延续着其他两家的风格,售卖民族文化商品,二楼,是他精心打造的侗族文化博物馆,踩在吱吱呀呀的木制楼梯上,就像走进了时光穿梭的隧道。

  陈刚:现在很多人家可能都没有保留这些老的东西了,想把这些东西,游客来着旅游,能让他们完整的知道侗族以前的生活。

  陈刚是侗族人,但是并不是肇兴本地人.当肇兴的年轻都进城打工,远离村寨的时候,2001年,陈刚却怀着对原生态的向往和追求,从70公里外的黎平县城只身来到侗寨。陈刚本想做做侗族文化的文章,赚点小钱就行了。没想到,侗寨的传统和侗寨人的淳朴让他一直留了下来。

  陈刚:当时,哪家有个摩托车就算很富有的了,整个寨子的商铺就十多家,卖些日用品。现在有的人不光是有一套房子,买小车啊,还是比较富裕。

  十五年过去,曾经闭塞的侗寨因为旅游开发变得热闹起来,游客从外地一波一波地进来。虽然现在从侗寨回到黎平县城的老家只要一个小时,但陈刚已不再常回,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已在侗寨生活,他早已把自己当作了当地人。

  陈刚:这是我追求的一个梦,我生活在这里,看到每一样东西都是我很熟悉的,这么美的风景。做到一定的时候,觉得不是我要追求的,看着民族的东西在渐渐消失,有一种责任想要去保护,想要一种抢救,尽量让他慢一点,不要让他消失。

  在侗寨,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与传统,仿佛已经成为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从外地来这儿的陈刚如此,从这儿走出去又回来的年轻人依旧如此。2010年,张传高回到了寨子,决定用影响记录下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张传高:我们有的用dv,有的跟其他人借的装磁带的机器,这里拍拍,那里拍拍。也没有拍摄经验。

  每逢节庆,唱侗族大歌的妇女们总是会穿上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青色、紫色、蓝色的侗布是侗族的文化,也是他们的历史。张传高的首部作品,就瞄准了这传统的技艺,以《侗布》命名的纪录片画面看起来稍显稚嫩,也并无太多设计感的片子,而就是这部作品,在2014年荣获了广西国际民族志影展的优秀影片奖。片子的获奖,让这群年轻人也开始和陈刚一样思考,如何在本民族的文化渐渐消失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张传高:我们当地的一些青年,我们这一带的,都不知道这个侗布是怎么来的,也是我们自己为我们这一带做一个保留,把这个工艺保留下来。

  张传高把团队定性为公益团队,在几年的时间里,他们开始走进村寨,通过与老人、妇女以及歌师等能人的交流,收获了很多以前并不了解的知识。在团队的另一位发起人姚仕健看来,只有让年轻一代像老一辈那样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让大家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家乡,才能够留住时光的脚步,让传统消失得慢一些。

  姚仕健:比如说有一张照片可能是在50年前拍的,现在他们都已经迈入老年了,有一些老人看到那个照片就会流泪,为什么呢,他们回忆起了他们当年生活的状态。

  侗寨的风雨桥依旧伫立,来来往往的游人让寨子里显得人气很高,但不管是张传高、姚仕健,还是聚古楼的老板陈刚,都深刻的认识到,不管自己做怎样的努力,个人的力量终究还是弱小的,要让侗族的传统文化留得住,传得开,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博物馆、一部文化纪录片,需要的还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