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间、休憩区、农产品售卖区等一应俱全,水电统一接入,墙面地板统一装潢……这两天,金山亭林镇亭北村的外来农户李多好怎么也想不到,村里用集装箱给他盖起了一座“房”。只要再装修几天,他就可以和窄破的田间窝棚说再见了。
在亭北村域内,经济作物面积达355亩,主要由外来农民租种。寺北路是村内一条主干道,路的一边是村民居住区,另一边是农田种植区。多年来,16户外来农户长期租用村民农田,种蔬菜、葡萄。为了省钱和方便田间作业,这些农户用泡沫隔板、铁皮钢板、塑料薄膜等搭建了23个田间窝棚。
“农户长期吃住在田头,不仅脏乱差,还存在用电安全和治安隐患等。”亭北村党总支书记赵斐告诉记者,强撵强拆,时常回潮,有的外来农户跟村民签订的租用协议长达12年、15年,只有探索长效治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3岁的博士生赵斐,是金山区今年选派到基层任职锻炼的一名年轻机关干部。虽然年初才上任,但他很快有了想法:用改造后的集装箱取代田间窝棚,通过拆建并举、灵活运营等方式,把16户外来农户组织起来,探索一条文明规范、自我管理、合作共治的田间环境治理路径。
10月底,在前期排摸基础上,亭北村与16户农户进行了沟通,之后签订承诺协议书,开始拆除田间窝棚,建设“集装箱房”。
在安全、美观和路面不硬化的前提下,亭北村邀请第三方设计公司对该村田间窝棚及周边区域进行量身设计,先期购买了5个标准集装箱并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改造。这种标准集装箱长12米、宽2.43米、高2.8米,防雨、抗风、抗震。根据农户需求,设计人员在内部划分出商务洽谈区、农产品展示区、储物区及卫生间,在外部设有阳伞休憩区,通过涂鸦喷色,绘制亭林镇镇标LOGO,煞是好看。
“集装箱房”一经亮相便受到农户欢迎。几天前,记者来到亭北村看到,先期建设的5间“集装箱房”就建在寺北路边:房前入口处搭起了统一形象的咖啡色门头,房内水电统一接入,不少农户正在进行最后的内部装修。“不用担心刮风下雨,马上冬天了,还能安装空调,比旧棚子强多了。”李多好说,村里还承诺给予水电、租金、农资生产工具等各项优惠,粗略算下来,一年可以节约数千元。
虽然亭北村先期建设的5间“集装箱房”尚未完工,但农户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起来,不少人主动拆除了田间窝棚。
亭北村建设“集装箱房”,不单遵循环保理念,还倡导“市场经济”、“城市物业管理”、“农户自治共治”。赵斐解释说,“集装箱房”是村集体资产,按照“投资—收租—管理”的模式租给外来农户。一方面,以优惠的水电价格和低廉的租金让外来农户受惠;另一方面,租金和长期使用年限也能让集体经济保值增值,村民也能受益。不仅如此,亭北村还将组建物业管理队伍,实现集中区域环境、安全、外来人口等方面的统一管理,在扩大就业的同时,破解田间生活生产垃圾没人管的难题。
为了进一步改善16户外来农户的生活,亭北村还帮助他们组织起了合作联盟,并选出一名理事长,在村委会监督下实现自我管理。同时,村里还帮助外来农户注册了一个葡萄品牌,拓宽销路,增加他们的收入。
来源:中国青年网
责编:江格全